前有“猪脸识别”今有“AI鸡汤” 人工智能农业领域“整活”

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AIG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GC技术也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推动AIGC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艾媒咨询预测,预计2023年中国AIGC核心市场规模将达79.3亿元,2028年将达2767.4亿元。

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AIG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自己养鸡自己吃,这次不是“农大”而是深大。

  今天中午,深圳大学全校加餐,松茸鸡汤、霸王花鸡汤、花旗参鸡汤、茶树菇鸡汤、虫草花鸡汤……校园里每个食堂都有各种口味鸡汤免费品尝。

  鸡,是贵州赤水乌骨鸡,由深圳大学“腾班”的00后大学生利用AI技术养殖。

  8个月时间,利用AI对25万只乌骨鸡进行识别追踪,10万张“鸡体”照片汇聚成了全球首个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可及时发现“呆鸡”“木鸡”,以及野狗、黄鼠狼等不速之客。系统运行半年多,养殖基地提升了乌骨鸡约30%的出栏率,增产6万多只。

  前有京东“猪脸识别”,后有腾讯“AI养鸡”,AI结合农业,给出了更多想象空间。

(学生排队领鸡汤,摄/陈思琦)

“呆鸡”还是“木鸡” AI告诉你

  “大吉大利,深大吃鸡。”16日中午,校内各大食堂聚满了慕名领鸡汤的学生。帮忙舀汤的不是食堂阿姨,而是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以下简称“腾班”)的学生。

  用AI解决的不是“养”的问题,而是识别和监测的问题。

  乌骨鸡养殖在贵州赤水已有300余年历史,主要采用散养方式,肉质好、营养丰富,但如何有效进行疫病和异物(如野狗、老鹰、黄鼠狼)监测是个大问题。

  “农户单趟上山要20分钟,山上的条件也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如果利用AI实现无人巡视、自动判断,农户不在现场也能掌握鸡的情况。”深圳大学“腾班”2020级学生王翊沣说。

  早在2022年,16名“腾班”学生曾用100多天为汕头特色鹅种狮头鹅打造了一款AI养鹅小程序,用“鹅体识别”等技术识别“呆头鹅”“发烧鹅”,让鹅群整体存活率提升了30%。

  基于AI养鹅经验,项目组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一方面能尽早发现“呆鸡”“木鸡”,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异物报警”功能,野狗、黄鼠狼一旦“偷鸡”,农户也能及时发现并制止。

  想法并不复杂,落实却有点难。

  “最大的困难是我们以前完全没接触过农业,凭肉眼看不出哪些鸡有问题。而农户多是经验性养殖,一句‘你看它状态不对’就概括了很多问题。”王翊沣告诉记者。

  据王翊沣介绍,若以书本知识判断鸡的健康情况,要对鸡的分泌物、排泄物进行化验,甚至需要解剖处理,这显然不现实。而农户基于多年养殖经验,凭肉眼就能判断鸡“状态不对”。

  如何将农户的火眼金睛“移植”到AI头上?项目组发现,人发烧时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愿多动弹等外部表征,鸡同理,长时间不动弹或体温过高都是不良征兆。只需用AI监测鸡的活跃程度,通过小程序及时向农户推送预警信息,就能达到疫病初筛的效果。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人工智能系副主任冯禹洪进一步介绍道,对广大农户而言,深入了解AI系统的运维不现实,项目组已尽可能降低智慧养殖的理解和使用门槛,目前的小程序设置了日常打卡、养殖行为记录、异常情况分析等功能,“微信用得惯就很容易上手”。

  考虑到25万只乌骨鸡零散分布在1000亩大小的山林内,单个小程序远远不够,项目组还开发了APP和智能大屏。

  其中,智能大屏承担数据存储和处理职责,通过数据可视化,帮助农户掌握整个片区养殖场的动态;短视频、直播和图文资讯等运营功能,则支持养殖场场主发布短视频、图文信息等,便利消费者跳转小程序购买乌骨鸡产品,打通从生产、管理到营销的全流程。

  如今,“腾班”团队迎来阶段性成果。历时半年多,贵州赤水养殖基地的乌骨鸡提升了30%的出栏率,增产6万多只。一部分跋山涉水,送上了深大学子的餐桌。

(后厨师傅将乌骨鸡下锅熬汤,受访者供图)

老鹰还是小鸡?这对AI是个好问题

  在农业领域使用AI,早前已有部分案例,京东、阿里、网易等企业就对AI养猪情有独钟。

  例如,京东通过“猪脸识别”可实时观测与记录猪的体重与健康情况,通过传感器还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粉尘、氨气量、氮气量等,改善猪的生活环境;阿里则是通过为每头猪建立档案,收集比对猪的行为特征,检测猪仔的健康状况,由此衡量猪场效应、给出淘汰建议。

  然而,AI智慧养殖走向大规模复制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弯弯绕绕的大山深处,如何保证网络信号?

  这次“腾班”学生采用混合云部署方式,将智慧养殖系统的数据采集设备部署在本地,以确保在养殖基地基站较少、信号不稳定的条件下,工作人员仍能正常进行日常运维。而需要联网或耗费算力的直播推流、营销等功能,则探索部署在云端。

  “前期要采集数据,要训练模型,要在农户那里放服务器,成本会比较高,所以我们的AI养鸡协议签了6年。” 冯禹洪表示,下一步希望通过模型的迭代,让其性能更准、占用计算资源更低。

  然而,总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细节问题。

  灯光下,乌骨鸡的鸡身和影子都呈黑色,给机器识别加大了难度;野狗、黄鼠狼从体型上很容易与乌骨鸡区分开,同样长得皴黑的老鹰则不然——除非老鹰飞起来,否则于机器而言,老鹰、小鸡“傻傻分不清”。

  老鹰还是小鸡?眼下AI还要继续学习。

  腾讯云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华南区负责人王才荣认为,农业数字化转型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缺口亟待补足,腾讯因此希望与相关高校和专业开展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合作,“腾班”即是一次有益尝试。

  王才荣透露,智慧养殖的相关场景将从深圳大学复制到更多高校,校企协同共建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共享,并共建科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问题多多,好在前景可期。

  近年来,智慧农业成为投资热点,国内辉途智能、小雨农智、小蚁大象等众多企业拿到资本投资,美国更是诞生了农业大数据公司 Indigo、植物育种服务商 Inari Agriculture 等多家独角兽企业。

  从硬件领域的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到软件领域的数字农场/物联网平台、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等,AI的使用给智慧农业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AIG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GC技术也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推动AIGC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艾媒咨询预测,预计2023年中国AIGC核心市场规模将达79.3亿元,2028年将达2767.4亿元。

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AIG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