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山城是雾都,重庆消费“红火”背后的硬核实力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全域旅游产业运行数据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3年是旅游业经历三年疫情之后的复苏振兴之年,仅上半年,旅游业收入就已高于2020年和2022年的旅游年总收入,未来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广阔。具体到旅游产品层面,旅游产品线上与线下的消费边界逐渐模糊,但线下文旅服务的体验仍难以取代。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全域旅游产业运行数据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意大利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监测研究 意大利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监测研究 艺术与文化威尼斯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监测研究 威尼斯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监测研究 艺术与文化巴黎旅游业市场运行状况及热门旅游景点游客统计数据 巴黎旅游业市场运行状况及热门旅游景点游客统计数据 商务旅行 用数据说话

  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开启中国之行以来,所到之处的直播都能掀起全球网友的热情围观。4月2日,这位国际顶流主播身着中式盘扣外套现身解放碑,开启暴走重庆的直播之旅。

  (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这场持续6小时的沉浸式体验,通过他独特的视角向全球观众展现了重庆的立体山城风貌——穿楼而过的轻轨、霓虹闪烁的洪崖洞夜景、麻辣鲜香的美食盛宴,相关视频在YouTube频道已收获869万次观看。这一现象级传播背后,折射出这座西部直辖市独特的消费引力。

  自2020年起,重庆便稳居消费“万亿俱乐部”(指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前三甲,其消费产业的红火程度令人瞩目。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重庆的消费增长模式独具特色,它并非单纯依赖第三产业,而是与制造业升级形成了独特共振,共同驱动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2024年重庆已跃居全国消费“万亿俱乐部”第二名,其背后的经济逻辑与增长密码,艾媒网带大家进行深入探寻。

  火锅经济:从地方美食到千亿产业的蜕变

  火锅古称“古董羹”,得名于食材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是川渝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美食。重庆人爱火锅,会吃火锅,更凝心聚力发展火锅产业。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该市火锅企业数量达1.77万家,门店总数突破3.7万家,全市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000亿元。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重庆火锅业态丰富多元,各门店以差异化策略抢占市场:部分门店以特色陈设营造场景化体验,精准吸引细分客群;部分门店聚焦饮品创新,将奶茶等网红单品打造为外卖爆款;部分门店则依托特色产品建立品牌记忆点。从“网红”到“长红”,企业各出奇招。此外,重庆火锅产业通过三大维度构建竞争壁垒:一是构建人才培育体系,从火锅学院到火锅料理师认证,实现从经验传承到标准化生产的跨越;二是实施品牌化战略,整合营销、服务、包装等要素,推动品牌价值跃升;三是深化产业链整合,加速食材工业化进程,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重庆火锅产业加速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川渝火锅稳居消费者偏好榜首,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突破6413亿元,2025年有望冲击6689亿元新高度。产业升级路径已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消费场景迭代、品质升级,持续释放产业增长潜能。

  夜间经济:“不夜重庆”的城市新名片

  2021年7月,重庆获批成为率先培育建设的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为做靓全球城市消费新名片,重庆聚焦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五夜”生活形态,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培育“不夜重庆”品牌。2021-2024年来,重庆统筹举办国际消费节、文旅惠民消费季等系列活动超2000场,累计引进知名品牌超2000个,重庆消费市场持续回稳向好。

(艾媒网摄于重庆)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夜间经济行业市场已超48万亿元。重庆夜经济持续迸发蓬勃活力,从灯火辉煌的商业街区到人头攒动的夜市小吃摊,从流光溢彩的两江游轮到热闹非凡的景区活动,重庆这座“不夜城”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烟火气十足。

  旅游经济:山水之间的消费新场景

  近年来,重庆充分发挥山城夜景、滨江岸线、后街支巷、楼宇天台、防空洞穴等地域特点,打造“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这些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消费新载体,有不少成了国际顶流,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前来打卡。

(艾媒网摄于重庆)

  数据显示,刚过去的清明假期,重庆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915.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其中,重点监测的1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324.2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21.2%。接待游客排名前5名的景区依次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40.2万人次,磁器口古镇35.4万人次,武隆喀斯特旅游区21.6万人次,重庆动物园15.1万人次,歌乐山革命纪念馆12.2万人次。

  重点监测的旅游休闲街区累计接待11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8.76%。接待游客排名靠前的街区分别为: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42.1万人次,涪陵区美心红酒小镇31.67万人次,南岸区龙门浩老街11.8万人次,南岸区弹子石老街11.2万人次。

  (图片来源:重庆文旅)

  对于重庆这位“天赋型”选手来讲,这座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为创新实践提供了绝佳舞台。重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突出城市资源,打造巴渝消费新场景。

  从地理空间来说,8D魔幻赋予重庆立体生长的一种姿态,通过一系列政策赋能、场景创新、业态升级,重庆进一步抓取并放大了这方面优势,坡地、桥梁、隧道、防空洞皆可成景,地域特色转化为消费动能。历史的回望也成新景,越来越多的老小区、老厂房、老街区、历史遗迹在城市更新中,被改造为城市新地标,更是激发起今天年轻人多元的消费欲望,这既体现了城市烟火气的温度,也凸显了人与城市对话的一种人文厚度。

  汽车产业:从制造基地到创新高地的蜕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燃油车成本的上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厂商产品力提升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8.4千亿元,同比增长60.0%,2025年有望达到23.1千亿元。

  汽车是重庆制造的代表产品,重庆抓住智能网联汽车风口实现快速发展。于2022年出台《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也就是国内每卖出10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重庆造”。随后,重庆车企开始了新能源赛道的”加速跑”。长安汽车推出多个新能源品牌,车型10余款;赛力斯联合华为,打造国产新能源汽车高端标杆车型;鑫源新能源商用物流车预订量名列前茅;庆铃氢燃料卡车在”成渝氢走廊”上疾驰。

  此前,重庆汽车产业2024全年“成绩单”正式发布: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其关键因素,是中高端新能源智能车型强势崛起。

  以重庆车企赛力斯为例,3月31日,赛力斯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

(图片来源:赛力斯财报)

  2024年问界M9累计交付超15万辆,目前已连续11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级豪华车月度销冠,持续刷新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纪录。问界新M7系列2024年全年交付近20万辆,荣获2024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两大明星车型共同托举问界品牌全年成交均价达40.2万元,位列国产品牌单车成交均价榜首。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造”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达到23.6万元,较上年足足提升了7.3万元。

(图片来源:赛力斯官网)

  价值突破,只是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去年全国超3100万辆汽车“市场蛋糕”争夺战中,重庆车企靠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产业生态加速重构,543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19家整车企业协同共进,产业链“从全到强”稳步发展,使重庆重返”中国汽车第一城”。

  新质生产力:解码重庆"33618"制造业集群战略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中坚力量。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重庆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已突破7000亿元,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重庆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形成了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多元化产业体系。这一成绩的取得,与重庆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企业方面,重庆已集聚规上制造业企业800余家,仅集成电路领域,就有华润、中电科、亿法半导体、SK海力士等国内外巨头。

  下一步,重庆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新一代显示技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集群,把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什么是“33618”?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聚力打造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做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这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这3类产业成为重庆“制造强市”的中流砥柱。

  升级打造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重庆将坚持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两手抓”,加快推动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推动以上3类产业各自形成五千亿级产值。

  创新打造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重庆将抓好链主型企业和关键企业招商引资,抓好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制造项目投资,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18个“新星”产业集群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行动方案》规划布局了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包括培育6个未来产业集群,以及12个五百亿级、百亿级的高成长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集群分别是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另外,重庆还将聚焦细分领域,突出专业化、区域化发展路径,培育12个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包括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AI及机器人、服务器、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制造装备、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现代中药、医疗器械,进一步丰富全市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

  重庆的实践证明:消费升级的本质是产业能力的场景重构。当“火锅经济”遇上”汽车智造”,当“夜景资源”转化为“消费动能”,这座立体山城正以“制造业为基、创新为翼”重塑城市竞争力。

责任编辑:云起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全域旅游产业运行数据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3年是旅游业经历三年疫情之后的复苏振兴之年,仅上半年,旅游业收入就已高于2020年和2022年的旅游年总收入,未来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广阔。具体到旅游产品层面,旅游产品线上与线下的消费边界逐渐模糊,但线下文旅服务的体验仍难以取代。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全域旅游产业运行数据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意大利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监测研究 意大利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监测研究 艺术与文化威尼斯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监测研究 威尼斯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监测研究 艺术与文化巴黎旅游业市场运行状况及热门旅游景点游客统计数据 巴黎旅游业市场运行状况及热门旅游景点游客统计数据 商务旅行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