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救市策略,能否让特斯拉重回增长轨道?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特斯拉近日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224.96亿美元,虽超出华尔街预期,但较去年同期的255.00亿美元下降12%;净利润为11.72亿美元,同比降幅达23%,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4亿美元。其核心板块——汽车业务表现同样承压,第二季度汽车业务收入与交付量双双下滑,其中交付量同比下降14%。特斯拉本季度营收、净利润及核心业务指标均呈现同比下滑态势,反映出其在市场竞争与成本管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图源:特斯拉财报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智能科技加速迭代与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与蓬勃发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汽车消费者购车行为中,首次购车占比最高,达到51.36%,说明超过一半的汽车消费者购车是出于首次购车的需求。其次是旧车置换新车,占比为37.19%,反映出汽车消费者对车辆更新换代的需求较大。添置车辆的占比最低,仅为11.45%,表明汽车消费者购车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出行需求,而非追求多车拥有。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汽车消费者购买混动车的原因中,最突出的是“续航里程更长,不受电池容量与充电时间的限制”,占比高达36.79%。“维护成本更低,无需担心电池设备更换的问题”占比33.33%,位列次席。这表明消费者在购车时,对后期使用成本的考量愈发重视。“购买混动车有补贴政策”占比28.62%。“家中已有电动车或燃油车,想换一种车型”占比27.67%,反映出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和丰富家庭用车结构的心理。“相较燃油车,油耗较低”占比26.42%,“加油/充电更便捷”占比25.79%、“可以在高速公路等长途路段上行驶”占比25.16%。而“相较电动汽车,动力输出更强”占比23.90%、“排放的气体更清洁环保”占比20.13%,说明动力性能和环保因素在消费者购车决策中并非首要考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选择。
在前沿技术领域,特斯拉的领先地位毋庸置疑。其在FSD(全自动驾驶系统)、机器人技术、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以及全新AI计算集群等方面的布局,均处于行业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作为与消费者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无论技术多么先进,终究需要扎根市场、贴合需求。特斯拉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站稳脚跟,除了深耕技术研发,更需精准捕捉消费者的真实诉求,从设计、功能到服务,全方位贴合市场脉动。
当前,特斯拉在多个市场遭遇销量下滑的挑战。面对这一局面,马斯克推出的一系列救市策略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能否真正兼顾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