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事故全面兜底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2025年7月9日,比亚迪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天神之眼”智能泊车系统实现了全球领先的技术飞跃,达到了在特定泊车场景下可媲美L4级别的自动化能力。在智能化浪潮深度重塑汽车产业的今天,这项聚焦于“停车入位”的技术突破,正激荡着远超这一具体场景的波澜。
图源:比亚迪微博官方账号
然而,此举的核心价值并不仅在于纯粹的技术层级提升。比亚迪更是掷地有声地做出了堪称石破天惊的承诺:在中国市场范围内,所有搭载该系统的车辆,在使用智能泊车功能时,其涉及的安全问题以及依法应由其承担的全部损失,比亚迪将无条件“兜底”。用户甚至无需再经历传统保险理赔的繁琐流程,可直接对接比亚迪售后体系进行快捷处理。这不仅标志着比亚迪在泊车自动化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了行业新高度,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史无前例地以整车制造厂商的身份,清晰地承接了这一特定场景下因系统行为所产生的责任主体转移。长期笼罩在智能驾驶领域上空、权责归属模糊不清的阴云,终于被比亚迪这一举措撕开了一个明确且具有开创性的口子。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此番宏大承诺绝非缺乏根基的冒险之举,而是建立在科学洞察与市场研判基础上的长远战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现存的问题中,超过六成(66.6%)的受访消费者担忧无人驾驶汽车的识别和反应能力;紧随其后的便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责任鉴定难题(54.2%)以及交通系统安全隐患(53.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来提升技术成熟度与安全性,是当前行业的重中之重。
比亚迪决策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其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天神之眼”系统展示了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另一方面,更首次在清晰的边界内主动认领责任归属,精准地命中了消费者的痛点——不仅有效纾解了其在法律责任认定上的巨大忧虑,更实质性地推动了整个行业在智能驾驶责任界定这一关键问题上的积极进展与范式变革。
这一事件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力是深远的。比亚迪为特定高级别智能驾驶功能开创了“车企承担明确责任”的先河,为解决行业痛点提供了一个极具借鉴意义的可行路径。它向市场释放了强有力的信心信号,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接受度。更重要的是,这种权责清晰化的实践,将不可避免地推动相关法规标准的加速完善,为整个智能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信任与责任基石。技术的迭代固然重要,但责任的明晰与担当,正成为驱动智能汽车驶向未来的另一核心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