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新战局:10亿招募“菜品合伙人”背后的供应链革命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2025年7月,京东在外卖市场投下两枚重磅炸弹。7月20日,旗下首家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在北京东城区开业;仅两天后,京东宣布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投入10亿现金面向全国招募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京东正以供应链为核心重构外卖商业模式。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七鲜小厨”采用”外卖+自提"的无堂食设计,门店仅设透明厨房与自提区,目标直指周边办公人群。其最大差异在于“现炒现做拒绝预制菜”的承诺,通过透明玻璃厨房与炒菜机辅助,消费者可实时观看厨师操作。这种模式精准切中当下消费者对外卖食品安全的焦虑。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平台信誉占比最高,达到51.15%,是消费者选择外卖平台时最看重的因素。其次是用户评价,占比47.06%,说明消费者对其他用户的评价非常重视。外卖产品丰富度占比42.20%,位居第三,表明产品多样性对消费者选择平台有较大影响。
“菜品合伙人”计划则是对产品丰富度的战略补充。该计划允许合伙人仅需提供配方并参与研发,由“七鲜小厨”承担制作与品控,每道入选菜品提供100万元保底分成加销售分成。这种轻资产合作模式,既解决了传统餐饮扩张的品控难题,又快速扩充了SKU。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外卖当前采取闭环运营策略,“七鲜小厨”仅入驻京东平台,未上线美团、饿了么,这与其强化品质管控的战略定位一致。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优惠活动频率以48.34%的占比成为消费者认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是客服响应速度,占比40.66%;平台商家多样性和加强食品卫生分别以36.06%和35.81%的占比紧随其后。订单准确性占比32.74%,配送速度为17.65%。其他因素占比仅为1.79%,对消费者影响最小。这些数据表明,优惠活动和客服响应速度是外卖平台需要优先改进的领域。京东的现炒模式虽在食品安全上建立优势,但高成本运营可能限制优惠空间,而自营模式下的客服体系尚未经历大规模订单考验。
京东的突围面临双重挑战。在成本端,现炒模式的人力与房租支出远高于预制菜,需依赖供应链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在消费端,消费者对于配送费敏感度高,而现炒菜品的溢价空间有限。更关键的是,美团、饿了么已加速自营布局,如美团“小象超市”正强化即时餐饮能力。监管环境的变化则成为变量,重庆等地近期出台无堂食外卖规范,京东透明厨房与拒绝预制菜的举措恰与政策导向契合。
这场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外卖革命,胜负关键在于京东能否在“品质-成本-效率”三角中找到平衡点。若七鲜小厨单店模型跑通,依托京东物流网络向核心城市复制,或将重塑行业价值标准;但若无法突破现炒模式的规模化瓶颈,则可能困于精品外卖的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