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经济崛起:多家主题乐园落户上海加码“快乐经济”

艾媒咨询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题公园运行大数据及行业升级趋势报告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回暖,全球主题公园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助力。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题公园运行大数据及行业升级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中国出游人数达42.4亿人,同比增长15.30%。

艾媒咨询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题公园运行大数据及行业升级趋势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主题乐园经济产业运行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主题乐园经济产业运行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科技消费 用数据说话

  主题公园作为“快乐经济”的超级载体,正以沉浸式的情绪体验成为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之地。近年来,主题乐园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不少外资也瞄准机会,加速布局中国的“快乐经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设备调试工作,乐园计划在今年7月正式开园;“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将于2027年营业;3月,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宣布,将于2027年在上海崇明长兴岛正式开放。外资的密集入场,映射出对中国消费升级和亲子经济红利的长期看好。

  图源:央广网

  主题公园类别及典型企业概览

  主题公园是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将游乐与某种主题结合,园区内包含多个故事线区域,区域内的建筑、景观、服务设施等要素共同构建特殊的氛围与环境,是集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各大主题公园凭借强大的IP优势和鲜明的主题性特征,在吸引游客、提高游客重游率及满意度、发展衍生经济等方面表现突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主题公园应着力开发IP品牌效应,以提高行业竞争力。

  人们消费注重性价比的同时,也更关注从旅游休闲活动中得到身心放松,日益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主题公园这一“快乐经济”的代表场景,正日益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广泛关注。外资主题乐园为何扎堆上海?

  人口红利与消费升级

  上海作为消费高地,2024年GDP突破5万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前列,为主题乐园提供了庞大的客群基础。此外,长三角地区密集的人口与便捷的交通网络(高铁、市域铁路等)进一步放大了辐射效应。

  政策东风与文旅融合战略

  2025年4月,上海举办旅游发展大会部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持续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从“十四五”规划明确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再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对文旅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红利为外资铺设快车道。小猪佩奇乐园选址崇明长兴岛,恰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生态旅游与主题娱乐的结合暗合政策导向。

  产业链延伸的想象空间

  主题乐园的产业链延伸,本质是IP价值的深度开发。乐高乐园规划250间主题客房,将“玩乐”与“住宿”绑定,目标直指家庭客群的“过夜消费”,试图将单日游转化为过夜经济;小猪佩奇乐园配套独立主题酒店,构建“娱乐+住宿+餐饮”闭环;这种“乐园+商业综合体+度假社区”模式,在迪士尼身上已得到验证。

  IP经济与代际消费的精准卡位

  乐高瞄准3-12岁儿童的“沉浸式创造体验”,哈利波特收割Z世代“情怀消费”,小猪佩奇则深耕学龄前市场。这种分众化布局背后,是外资对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敏锐洞察,90后父母更倾向为“教育+娱乐”复合型产品买单。

  中国主题乐园热潮背后,是体验式消费升级与政策红利释放的文旅融合机遇。外资通过IP本土化改造(如乐高“悟空小侠”)、产业链延伸(乐园+度假社区)及代际消费卡位(Z世代情怀经济与亲子市场)抢占赛道;但挑战亦并存,需破解重资产投入回报周期长、同质化竞争的行业困局,更需在情感溢价时代平衡商业变现与文化内核,方能在“快乐经济”的红海中开辟可持续增长路径。

责任编辑:云起

艾媒咨询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题公园运行大数据及行业升级趋势报告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回暖,全球主题公园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助力。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题公园运行大数据及行业升级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中国出游人数达42.4亿人,同比增长15.30%。

艾媒咨询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题公园运行大数据及行业升级趋势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主题乐园经济产业运行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主题乐园经济产业运行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科技消费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