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战局深化,京东“仓店融合”能否破局?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农产品电商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在消费升级浪潮与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双重驱动下,农产品电商迅速崛起。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高需求推动了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同时冷链物流和供应链技术的进步也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农产品电商消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农产品电商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精品决策
京东集团 京东集团 B2C电商 用数据说话

  3月19日,京东APP首页自营秒送专区的“京东买菜”入口正式更名为“京东七鲜”。此次业务整合加速融合了京东买菜的前置仓业务,进一步提升七鲜的品牌权重,标志着京东即时零售业务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图片来源:京东

  根据京东披露的信息,此次整合始于2023年6月京东集团成立“创新零售部”,整合后,七鲜与买菜业务将进行统一管理。至2024年10月,双方完成供应链、商品及服务的全面打通,最终通过更名实现品牌统一,形成“前置仓+门店”的仓店融合模式。业务整合实现了资源复用,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同时京东买菜更名后,七鲜不仅获得首页入口曝光,还可通过京东PLUS会员体系(无限免邮权益)增强用户粘性,京东主站流量也会向七鲜倾斜。此外,京东秒送(覆盖2300县区市)与外卖业务的运力网络,为七鲜提供即时配送保障。

  目前,即时零售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即时零售市场正以年复合增长率超20%的速度扩张,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即时零售打的是“效率战”,谁能最快、最好地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高效率”的基础是强大的物流网络和仓储,目前国内主流即时配送平台在线下都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前置仓:小象超市在2024年第二季度开设了超680个前置仓。在10月举行的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当前美团闪电仓数量超过3万个,预计到2027年,闪电仓的数量将超过10万个。

  面对其他即时配送平台的强势扩张,加码跟牌,跟上市场节奏成为京东的必选项。京东七鲜此前的门店扩张受限于高运营成本扩张速度缓慢,而前置仓模式虽能快速覆盖社区,但流量成本高昂。整合后,七鲜可复用京东买菜的用户数据与仓配网络,填补门店未覆盖区域,同时借助门店自然流量降低获客成本,实现一举两得。

  京东2024年财报显示,集团全年收入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技术驱动的降本增效功不可没。2024年京东技术研发投入累计近1400亿元,AI技术已深度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整合后,京东将进一步优化仓店协同的拣货动线,实现30分钟达的极致时效,并通过集单模式提升订单密度,摊薄履约成本。

  目前,京东七鲜的业务主要聚焦在京津两地,七鲜超市在北京的门店为 28 家,北京也是拥有门店最多的城市,七鲜超市在天津有 10 家门店。此外,七鲜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也有少量门店。京东方面曾公开表示,京东计划今年上半年在天津新增 20 家仓店。但其门店总数(约70家)仍远低于盒马(430家)与山姆(54家门店+500前置仓)。若仓店模式无法快速复制,京东可能面临“区域强、全国弱”的格局。

  通过仓店融合,京东试图在效率、成本与体验间找到平衡,但其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三个核心能力:供应链的极致优化、流量生态的协同效应、技术驱动的模式创新。在美团、盒马、抖音等多方围剿下,京东若能在2025年跑通“七鲜模型”,不仅将巩固其在即时零售市场的地位,更可能为整个生鲜电商行业提供新的范式。

责任编辑:竹杉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农产品电商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在消费升级浪潮与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双重驱动下,农产品电商迅速崛起。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高需求推动了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同时冷链物流和供应链技术的进步也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农产品电商消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农产品电商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精品决策
京东集团 京东集团 B2C电商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