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凭借政策、技术和产业链等优势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精品决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能源经济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汽车出行中国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 车辆及道路交通 用数据说话
  • 报告节选
  • 报告目录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凭借政策、技术和产业链等优势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8.4千亿元,同比增长60.00%,2025年有望达到23.1千亿元。此外,2024年中国锂电池产业规模已达到17500亿元,2029年预计达到50372亿元。这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规模化、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在锂电池等核心产业链的有力支撑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仅实现了量的突破,更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构筑起全球竞争优势。

  中国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最大续航里程与汽车安全性并列首要考量因素,均占36.55%;价格(36.44%)紧随其后,反映出用户对实用性能和用车成本的双重重视。在中国消费者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车类型中,混合动力车以43.88%的认可度居首,显示出市场对成熟、实用型技术路线的青睐;纯电动与氢燃料车则各占39.39%,呈现出多元技术路线并进的消费期待。这些趋势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步入更加理性、务实的发展阶段。消费者对技术路径的多元选择,预示着未来竞争格局尚未定型;而“续航+安全+价格”成为核心决策因素,则推动行业进入以真实需求为导向的“价值竞争”深水区,驱动全产业链持续优化技术与成本结构。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沿着“深化”与“拓展”两大主线演进。在技术层面,电动化将与智能化深度耦合,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成为核心竞争领域;动力路线将呈现多元化,混动、纯电、氢燃料电池将在各自适用场景并行发展。市场竞争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较量,驱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全球化升级。(《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完整高清PDF版共49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Amid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s accelerating shift towards electrification,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NEV) sector has established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 leveraging advantages in policy, technology,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2025 China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nsumer Behavior Survey Data" released by iiMedia Research, a leading third-party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agency for the new economy, the scale of China's NEV market reached 1.84 trillion yuan in 2024, mark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60.00%, and is expected to reach 2.31 trillion yuan in 2025. Additionally, the scale of China's lithium battery industry has reached 1.75 trillion yuan in 2024 and is projected to reach 5.0372 trillion yuan in 2029. These figures indicate that China's NEV marke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large-scale and rapid growth. Supported by the robust core industrial chain such as lithium batteries, China's NEV industry has not only achieved a quantitative breakthrough but also established a global competitive edg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ost control.

  When choosing NEVs, Chinese consumers prioritize maximum driving range and vehicle safety equally, each accounting for 36.55%, followed by price at 36.44%, reflecting their dual emphasis on practical performance and cost of use. Among the types of NEVs that Chinese consumers consider to have the greatest development potential, hybrid vehicles lead with a recognition rate of 43.88%, indicating the market's preference for mature and practical technological routes; pure electric and hydrogen fuel vehicles each account for 39.39%, demonstrating a consumer expectation for the concurrent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technological routes. These trends suggest that China's NEV market is entering a more rational and pragmatic development phase. The diverse choices of technological paths by consumers imply that the future competitive landscape remains fluid; the fact that "range + safety + price" are the core decision-making factors drives the industry into a "value competition" deep water zone oriented by real demand, pushing the entire industrial chain to continuously optimize its technology and cost structure.

  Analysts from iiMedia Research believe that China's NEV industry will evolve along two main lines in the future: "deepening" and "expansion". Technologically, electrification will be deeply integrated with intelligence, with autonomous driving and intelligent cabins becoming core competitive areas; power routes will diversify, with hybrid, pure electric, and hydrogen fuel cells developing in parallel in their respective applicable scenarios. Market competition will shift from "quantity" expansion to "quality" competition, driv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towards high-end and global upgrading.(“iiMedia Research |Survey data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nsumer behavior of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n 2025” full version has 49 pages,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to download the report)

  2017-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及预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从2017年到2024年逐年上升,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8.4千亿元,同比增长60.00%,2025年有望达到23.1千亿元。这一上升趋势反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和市场需求的稳步提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消费者偏好转变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2010-2029年中国锂电池产业规模及预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0-2024年中国锂电池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已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5.0%,2029年预计达到50372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锂电池产业爆发式增长源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使得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需求旺盛。锂电池上下游企业也在锂电池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加快产业协作和资源整合。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不满意的方面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不满意的方面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安全系数低”,占比高达46.15%。其次是“续航能力差”,占比为43.96%。这两个问题合计占比近90%,显示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和续航能力的强烈关注。第三位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占比28.57%,反映了充电设施等配套服务的不足。“可供选择的车型少”占比19.78%,位列第四。“维修保养费用高”占比17.58%,排在第五位。其他问题如“价格贵”、“充电设备少”、“质量差”等占比均较低,分别为9.89%、6.59%和2.2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安全性能与续航能力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瓶颈。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需通过强化电池技术研发与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从根本上提升产品可靠性及用户体验。

  2025年中国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时考虑的因素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时的考虑因素中,最大续航里程和汽车安全性均占比36.55%,并列第一。新能源汽车价格以36.44%的占比位列第二。新能源汽车外观和节能减排性能均以35.16%的占比紧随其后。国家补贴和充电所需时间分别占比34.11%和33.88%,对消费者决策也有一定影响。车企促销力度以26.78%的占比排在第八位,而跟随潮流占比21.42%,其他因素占比仅为4.89%,对消费者影响较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续航、安全与价格构成新能源汽车消费决策的三大核心支柱,理性务实已成主流消费心态。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需在突破续航瓶颈与强化安全性能的基础上,优化成本管控以巩固主流市场竞争力。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应具备的优势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应具备的优势中,经济环保和节省能源是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势,占比分别为38.88%和38.42%。国家补贴多的优势也较为突出,占比36.09%。发动机噪音小和维修保养费用低的优势也较为明显,占比分别为33.41%和32.48%。动力充足、价格便宜和外观创新的优势相对较小,占比分别为32.13%、31.55%和29.45%。其他优势占比最低,仅为3.7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济环保与政策红利已构成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消费认知优势。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需在强化节能形象与维持政策吸引力的同时,通过技术降本与体验优化,实现从政策驱动向产品竞争力的根本转变。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的要求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的要求中,最突出的数据是“更智能的障碍物识别和避让”,占比高达55.30%,显示出消费者对安全性能的极高关注。其次是“更精准的路况预判和导航建议”,占比为54.25%,说明消费者对导航系统的准确性有较高期望。“更高效的交通信号识别”占比为47.03%,位列第三。而“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和“更智能的车内语音交互系统”的占比分别为34.92%和33.53%,相对较低,但仍显示出一定的市场需求。“更精准的实时交通信息更新”占比最低,仅为16.76%,表明消费者对此功能的需求相对较弱。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聚焦感知决策算法与高精地图技术突破,以安全可靠为基石逐步拓展自动驾驶功能边界。

  2025年中国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最关注的电池性能指标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最关注的电池性能指标中,电池充电速度以62.86%的占比位列第一,这反映了消费者对快速充电的需求。电池寿命以59.25%的占比位列第二,显示出消费者对电池耐用性的高度重视。紧随其后的是电池安全性,以55.06%的占比位列第三,说明安全性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电池续航里程占比为35.97%,而电池维护成本为25.49%,相对较低,但仍不可忽视。其他因素仅占0.2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充电速度、电池寿命与电池安全性已成为消费者评估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的三大核心指标。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需通过快充技术突破与电池材料创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用户充电体验与电池耐用性。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在城市通勤场景下新能源汽车最需要优化的功能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城市通勤场景下新能源汽车最需要优化的功能中,最突出的数据是“更智能的交通拥堵辅助功能”,占比高达60.07%,远超其他功能。其次是“更高的车内空间利用率”和“更低的噪音水平”,占比分别为49.71%和45.17%。“更好的车内空气质量”占比39.12%,也相对较高。而“更短的充电时间”和“更便捷的停车辅助功能”的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28.06%和16.8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城市通勤场景下,智能拥堵辅助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优化诉求,舒适性与空间利用率同样关键。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聚焦智能驾驶算法与座舱设计优化,以提升高频通勤场景下的用户体验。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目前公共充电桩的担忧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公共充电桩的担忧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充电桩布局不均衡,数量少”,占比高达39.70%。其次是“站桩导航功能不完善,找桩难”,占比38.18%。“电动车位被燃油车占位严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占比36.79%。“充电流程繁琐、充电费用太贵”和“办各家运营商的充点卡太麻烦”分别占比35.97%和35.16%,这两个问题也较为突出。“充电时间过长”的担忧占比为32.25%。而“其他”选项的占比最低,仅为3.7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公共充电桩布局不均衡与找桩困难是用户最核心的担忧。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需通过优化站点规划与提升导航精准度,同时加强车位管理,系统性提升充电便利性。

  2025年中国消费者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改进的方面

  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改进的方面中,最突出的数据是“提升保密设施和保密强度,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占比高达62.63%,显示出消费者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高度关注。其次是“加强安全监管和质量控制”,占比为51.34%,表明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的占比均为40%以上,分别为40.63%和40.16%。“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可靠性”的占比为27.12%,“优化政策支持方向”的占比为20.14%,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宣传的占比为13.5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信息安全与产品质量已成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改进诉求。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需在强化数据防护体系与完善安全监管的同时,加速充电基建与售后服务升级,构建全方位用户保障。

本文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完整版报告共49页,点击下方链接可直达完整版报告。点击这里即刻探索艾媒报告中心,更多行业报告解码商业趋势,助您精准决策!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凭借政策、技术和产业链等优势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精品决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能源经济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汽车出行中国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 车辆及道路交通 用数据说话

关于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始于2007年,是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拥有独立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秉承“用数据让所有决策都有依据”的使命,艾媒聚焦新技术、新消费及新业态,通过“大数据挖掘+研究分析”双引擎,以商业趋势、消费洞察、市场地位三大产品为核心,服务客户的整个成长周期,为客户业绩增长导航。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是艾媒咨询旗下全球新消费品牌评价机构,依托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品牌信息及购物消费指南。艾媒咨询依托深度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持续输出兼具数据支撑、观点洞察与理论深度的高质量研究成果。通过打造“数据+策略”的双重价值体系,艾媒咨询每年为客户提供公开及定制化新经济前沿报告超2000份,覆盖食品、饮品、餐饮、家电、家装、汽车、鞋服、医药、美妆、宠物、母婴、信创、数娱、AI、科技、金融等传统核心行业,以及国潮经济、跨境电商、夜间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及新业态重点赛道。其中,定制化报告服务精准对接客户个性化需求,从市场趋势研判、竞争格局分析到增长路径规划,为企业在战略决策、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品牌背书等关键环节提供科学依据,洞见增长新坐标。艾媒咨询的数据报告、榜单、分析师观点累计被全球主流媒体、期刊、论文及行业研报、上市企业财报等引用超过5000万次,覆盖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约二十种主流官方语言,具有强大影响力。

艾媒是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优秀重点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省大数据骨干培育企业、广州市创新标杆企业、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入库企业、广州市“两高四新”企业。基于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 ,艾媒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宏观数据、商业趋势、市场进入、竞争情报、商情舆情、消费行为、销售数据及营销效果等多维度的线上、线下大数据监测与分析体系,累计成功为超过3800家政企机构提供常年大数据咨询服务。艾媒也是广州市建设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研究课题、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项目等重大课题的承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