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恢复提升物流业景气度,“双十一”期间日均快递业务倍增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市场创新与标杆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使用同城配送品类第一的是商超零售,占比55.4%;其次是鲜花蛋糕和生鲜果蔬,占比51.8%和50.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美团、饿了么等加入同城配送行列,竞争将会越来越大。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市场创新与标杆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今年‘双十一’快递业务员依然很忙,今天一个快递小哥放下包裹就走了,说昨天一整晚都没时间睡觉。”杭州市拱墅区某小区菜鸟驿站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由于大部分电商平台提前预售、现货开卖,今年的“双十一”期间,快递行业企业面对“爆仓”的预案和调配更加有把握,平稳度过快递业务倍增的极限压力期。不过,随着快递企业在速度、服务和技术上竞争加大,终端快递业务员的工作量依然不小。

  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今年11月1-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52.64亿件,同比增长23.22%,日均业务量是平日业务量的1.4倍。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揽收快递包裹6.39亿件,是平日业务量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

  从整个物流行业看,10月,中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均处于较高景气区间;从企业微观感受看,头部快递企业三季报呈现增收和增利“两难”局面,今年“双十一”能否带动快递企业实现利润修复仍然值得关注;从快递业增长动力看,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注重性价比、国货崛起等消费新趋势有望带动细分领域消费增长。

  “双十一”快递物流平稳

  “双十一”后第二天,在杭州市某菜鸟驿站,快递包裹几乎填满了不到50平方米的小屋,更多的包裹还在屋外的空地上等待确认、入站。今年是第十五个“双十一”,在超长预售、极速发货阶段高峰期过去后,压力继续给到中转和终端物流环节。

  由于快递包裹集中抵达,“爆仓”是每年“双十一”期间都会出现的情况,今年则有了一些新变化,例如大多数电商平台延长预售期,分散快递量峰值,避免出现运力不足的极限情况。

  今年,京东的“双十一”在10月23日晚8点开启,10月20日就开始预售,也有很多商品直接“现货开卖”,提前发售,抖音、快手则把预售时间提前到10月中旬……“双十一”成为了一个截止线,更多的购买环节则发生在10月。

  因此,今年快递业务旺季继续在11月1日和11月11日形成两波高峰,分摊极限高峰压力,物流运行更加平稳。

  虽然快递高峰期分散,但快递企业对时效的要求依然不减。今年“双十一”期间,菜鸟送货上门、大件送拆取装一体、半日达、次日达等服务不下线,在“双十一”第一波首日,由菜鸟仓配履约的当次日达率较去年同期提升50%;京东物流则保持了在全国范围内的送货上门,在超1500个区县、95%京东自营订单实现了当日达、次日达,超千万种SKU商品品类可实现半日或当日达。

  快递速度的实现不仅靠各物流环节的配合,也在于数字技术在快递企业中的应用。今年“双十一”期间,菜鸟升级了 “预售极速达”,这一模式通过大数据把“爆款”商品前置,能实现仓配全链路的可控及智能算法对预售订单的精准预测。

  京东物流也采用大数据算法与销售预测,提前将爆款商品摆放在靠近拣货产线的储位,并把比较高频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订单里的商品摆放在相近储位,从而优化直播一个订单多款商品的整体拣货路径。

  除了速度和技术的提升,电商和快递企业还在进一步优化商家和消费者服务体验。今年的“双十一”,价格战已经难以带来更多行业变动,降本增效和“卷”服务品质成为更多快递企业的选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周志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双十一”,为应对快递业务高峰,主要快递企业纷纷采取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创新驱动、网络升级成为新趋势,体现在服务体验、履约速度和成本节约,支撑形成新的竞争模式和发展方式,物流业发展进入提质增效降本新阶段。

  从快递企业发布的三季报来看,今年第三季度,没有头部快递企业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价格战依然在持续,低价冲量和利润增长难以“两全”。考虑到快递公司会在不同阶段针对自身的战略需求制定不同的业务目标,今年“双十一”有可能成为快递企业修复利润的关键节点。

  在周志成看来,今年以来,受需求总体不振和要素成本上涨影响,物流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或“量增利减”的现象,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规模化集约化物流企业利用规模效应和网络优势,市场份额有所增长,挤压部分企业退出市场,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涌现。

  消费韧性拉动快递物流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数据,2023年10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9%,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可以发现,目前中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小幅回调,但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我国物流业总体处于平稳复苏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发力,10月份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叠加出口形势好转,物流市场温度持续回升,企业信心有所好转。”周志成说。

  从行业看,今年10月,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仓储物流、邮政快递等业务总量指数均在扩张区间,其中,道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连续多月位于52%以上的较好水平。

  在生鲜产品购物和电商网购业务增长拉动下,航空物流和电商快递物流发展势头良好。10月,航空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3.9%,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为65.2%,均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周志成认为,今年以来,快递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消费恢复好于生产制造,基本消费和新兴消费反弹拉动。随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发挥,消费市场韧性显现,带动快递业务增长仍将保持稳健增长。

  从宏观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3.2%,其中,三季度贡献率达到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

  11月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三季度宏观政策报告也显示,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当季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65.1%,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分析称,“消费活动经历的自发恢复看起来是可持续的,随着四季度政府进一步支持性政策落地,对经济恢复毫无疑问会起到进一步的支持作用。”

  不过,消费恢复也伴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从“双十一”的消费情况看,根据星图数据公布信息,今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达11386亿元,同比增长2.1%,增长比较平缓。同时,今年“双十一”消费者更注重“高性价比”,国货品牌逐渐崛起,一些智能化产品、新能源、宠物经济等细分领域逐渐兴起。

  同时,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直播电商在“双十一”中仍扮演重要角色,对于促进消费的影响力仍巨大,线上线下联动也是“双十一”日渐明显的特征,无论是实体商超,还是线下门店都加入了折扣优惠的队伍。

  “目前看来,消费对GDP拉动作用增加,但我国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仍然较低,消费需求还有待继续释放,长期来看,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是居民消费,而居民收入的提升又是拉动消费可持续性增长的动力。”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市场创新与标杆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使用同城配送品类第一的是商超零售,占比55.4%;其次是鲜花蛋糕和生鲜果蔬,占比51.8%和50.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美团、饿了么等加入同城配送行列,竞争将会越来越大。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市场创新与标杆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