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受邀出席2025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AI数字人论坛,解析数字人产业发展新机遇
2025年11月7日,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博士受邀出席由央视网、中国互联网协会、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并发表《2025年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新洞察》主题演讲,围绕数字人产业的技术演进、政策驱动、市场格局及城市实践等维度,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行业洞察。本次论坛首次发布了《2025年中国数字人城市发展指数20强》榜单。
张毅博士在开场中指出,数字人正从虚拟符号蜕变为驱动千行百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作为持续深耕数字人产业的第三方数据挖掘与分析机构,艾媒咨询非常荣幸在无锡这座“AI+”标杆城市,与各界嘉宾共探产业未来。
数字人迈向“场景赋能”,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张毅博士首先对数字人进行了定义与分类。他表示,数字人是以数字技术构建的拟人化智能体,其核心价值已从“形象展示”转向“场景赋能”。随着技术迭代,“虚拟”属性正被剥离,数字人作为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技术实体,已在媒体传播、政务导览、医疗教育等场景中发挥实际效能,实现从“形似”到“神似”的跃迁。
政策布局是数字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张毅博士指出,2024年《数字虚拟人技术要求》首次建立行业标准;2025年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方案从六大方向全面赋能;而无锡更率先发布“AI+”标杆城市计划,构建智能算力集群与行业大模型基地。这些政策不仅规范技术路径,也推动数字人向政务、民生等刚需场景加速渗透。
数字经济基础坚实,用户规模支撑应用拓展
产业爆发离不开经济与技术的双重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63.2万亿元,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突破339亿元,预计2030年将跃升至936亿元。持续增长的经济总量和互联网普及率为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2025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覆盖超11亿网民;2024年直播用户规模超8.3亿,为数字人应用提供了海量场景。
技术质变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张毅博士分析,5G、XR、区块链等支撑技术,与多模态交互、生成式AI、实时渲染等核心技术协同发展,催生数字人应用新范式。特别是在教育领域,AI数字人正在引发教育范式的根本性变革。虚拟教师与智能学伴通过多模态交互与情感计算,为学生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陪伴,推动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引导者。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协同支撑落地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已达339.2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935.6亿元;其带动的关联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4785.3亿元,到2030年预计达到10468.6亿元。张毅博士强调,数字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阶段”向“规模化应用时代”加速迈进。这一进程离不开产业链的全链路协同:上游基础层奠定技术底座,中游平台层降低开发门槛,下游应用层实现场景落地。
本次论坛首次发布了《2025年中国数字人城市发展指数20强》榜单。深圳、北京、广州、上海位列前四,无锡以83.18分位列全国第六,并在“应用场景”维度以满分20分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数字人“场景化落地”的标杆城市。
张毅博士特别介绍了无锡在数字人领域的实践成果。在政务领域,无锡建成“知惠”大模型与算力调度平台,配备9个政务数字人,覆盖超5000项政策解读与15万+事项指南;在民生领域,围绕就医、文旅等场景推出特色应用。无锡还率先落地全国首个3D政务数字人“欢曦”,并牵头推进长三角数字人产业联盟建设,展现出强大的生态聚合力。
无锡的标杆实践离不开央视数字人工厂等产业级平台的支撑。张毅博士指出,该平台以“生产-服务-展示”三大功能为核心,依托生成式AI与多模态技术,打通数字人全生命周期,为产业提供全链路赋能引擎。
未来趋势:多模态AI驱动、政策资本加速、平台整合破局
张毅博士提出数字人产业将呈现三大趋势与挑战:多模态AI驱动生产力跃迁,数字人从“工具”升级为“业务智能体”;政策与资本加速规模化,产业告别泛娱乐,转向B端刚需场景;平台化整合破局存量市场。他同时指出,行业仍需突破3D数字人成本瓶颈、建立数据隐私与伦理监管框架、避免同质化竞争。
张毅博士在总结中强调,数字人产业已驶入规模化应用快车道。在政策精准引导、技术持续突破、生态开放协同下,数字人将成为城市智能化与产业升级的核心载体。作为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者,艾媒咨询期待与各界同仁共建“技术-场景-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人新时代。
本次论坛汇聚了政府代表、行业领袖、技术专家及企业高层,共同探讨AI数字人技术的前沿动态与应用前景,为推动数字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