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衍生品销量突破320万件,国产动画IP在创新中实现破圈与突围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10月31日,捷成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浪浪山小妖怪》的衍生品销量已突破320万件。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10月31日,《浪浪山小妖怪》已上映91天,累计票房突破17亿元,位列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五名。从11月开始,《浪浪山小妖怪》将正式在全球上映,陆续登陆澳大利亚、东南亚、北美等地区,与广大海外观众见面。
图片来源:淘宝APP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彰显着中华经典文化在当代仍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其衍生周边的火爆也为国产动画IP的价值开发和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宝贵借鉴。该电影的衍生品开发早在剧本阶段就已启动。2024年10月,“浪浪山”出品方委托毛绒布艺玩具品牌“问童子”设计生产周边衍生品。电影上映两周前,问童子的“浪浪山”系列毛绒玩偶正式上市,市场反响热烈。
与此同时,覆盖文具出版、家居摆件、汽车出行等十余个消费场景的跨界授权也如火如荼展开,产品从创意拼图、陶瓷盲盒,到投影挂件、徽章书签,品类极其丰富。其中,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潮流设计语言相结合的国风非遗陶瓷盲盒受到消费者欢迎。这些产品不仅在传统潮玩门店和线上平台销售,还成功拓展至赵一鸣、零食很忙等零食终端,实现多渠道跨界渗透。
“IP全产业链运营”是当前行业关注的重点,即将内容制作、发行、衍生品开发、线下体验等全链条环节纳入统一规划和协同运作中,通过多媒介内容扩散、多品类商品授权、多形态线下体验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个以IP为核心、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并延长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
“浪浪山”作为“中国奇谭宇宙”的起点,未来还将推出剧集、游戏及实景娱乐项目,现有衍生品将持续迭代。这种长线运营模式,是国产动画电影产业转向“IP驱动”的典型标志,有望带动内容创作、制造业、零售、文旅等多个环节的发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为电影衍生内容付费的意愿情况中,58.11%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付费,占比最高,显示出较强的付费意愿。29.88%的消费者不愿意付费,占比次之。还有12.01%的消费者持不确定态度。总体来看,超过半数的消费者愿意为电影衍生内容付费,付费意愿较为积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4年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达23077.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
市场规模通常保持每年更新;如若更新,艾媒数据中心将第一时间发布,点击查看最新内容 ↓↓↓
伴随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与市场对情绪价值的日益看重,未来行业应着力构建以IP为核心的全链条开发模式,通过动画、衍生、实景、游戏等多业态深度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同时要积极推动优质内容出海,拓展国际市场,在全球化传播与运营中不断提升竞争力,让中国动画不仅走进国内观众的内心,更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