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金榜 | 2025年中国新经济准独角兽企业百强榜
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最新发布《2025年中国新经济准独角兽企业百强榜》。本次榜单前十名依次是:微脉、深蓝航天、鉴智机器人、卡文新能源汽车、礼邦医药、协鑫光电、英矽智能、核芯互联、森亿智能、瞻芯电子。
本榜单独角兽企业要求为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且近两年有过融资行为的新经济行业企业。榜单基于艾媒投融数据监测系统(data.iimedia.cn),对中国大陆地区(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企业进行排行,共统计了包括76个行业在内的4万家企业,统计时间截止2025年9月10日。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新经济准独角兽企业百强榜中,上榜的行业有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生物制药、汽车交通、企业服务、信息技术、新能源、物流运输、新材料、金融信息化、零售行业12个细分领域。各领域上榜的企业依次为:
集成电路领域:核芯互联、瞻芯电子、士兰集科、开元通信、云途半导体、悦芯科技、基本半导体、此芯科技、芯来科技、芯耀辉、锐思智芯、鲲游光电、知存科技、赛昉科技、瀚薪科技、肇观电子、泰矽微电子、后摩智能、纵慧芯光、时识科技、图灵量子;
先进制造领域:深蓝航天、卡文新能源汽车、航天驭星、奇点能源、东方空间、傅利叶智能、云圣智能、优艾智合、艾利特机器人、上海砺算、元鼎智能、康诺思腾、悠跑科技、韬润半导体、芯爱科技、新声半导体、帕西尼、上达半导体;
医疗健康领域:微脉、森亿智能、原能细胞、惠升生物、齐碳科技、明慧医药、视微影像、深势科技、上药云健康、以心医疗、安可康生物、同宜医药、赜灵生物、华润生物、瀚辰光翼;
生物制药领域:礼邦医药、英矽智能、深睿医疗、众生睿创、士泽生物、宜明生物、核心医疗、华诺泰生物、纽福斯、凌科药业、皓阳生物、嘉晨西海、舶望制药、瑞德林生物;
汽车交通领域:鉴智机器人、地上铁、踏歌智行、易控智驾、仙途智能、宏景智驾、智驾科技、四维智联、易航智能、斯年智驾、深向科技、格陆博科技、千顾科技;
企业服务领域:弘玑Cyclone、每刻科技、杉数科技、云轴科技、云天畅想;
信息技术领域:导远电子、灵明光子、壹沓科技、实在智能、摩方精密;
新能源领域:协鑫光电、中科海钠、中储国能;
物流运输领域:前海粤十、瑞云冷链;
新材料领域:中科富海、科达新能源;
金融信息化领域:金智维;
零售行业领域:M Stand。
从行业分布来看,各领域呈现出“头部引领、中腰部支撑、小众补充”的发展格局,核心行业优势突出,细分领域多点开花。其中,集成电路行业表现最为亮眼,以21%的占比夺得榜首,这一结果既反映出中国在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战略推动下,集成电路领域投资热度与技术突破持续升温,也体现出该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对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支撑作用。
先进制造行业紧随其后,占比达18%,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能化、高端化的先进制造企业不断涌现,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医疗健康行业以15% 的占比位列第三,在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医疗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医疗健康领域企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涵盖医疗器械、创新药、医疗服务等多个细分方向。
除三大核心行业外,生物制药、汽车交通、企业服务、信息技术4大领域的企业数量均在5家(含)以上,构成行业发展的“中腰部”力量——生物制药与医疗健康领域形成协同,共同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汽车交通领域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赋能下持续焕发活力;企业服务与信息技术则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此外,新能源、物流运输、新材料、金融信息化、零售行业等5大领域的企业数量虽在5家以下,但作为重要的细分领域,分别在绿色能源、供应链效率提升、新材料研发、金融科技应用、消费市场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补充作用,丰富了整体产业生态。
图1 2025年中国新经济准独角兽企业所属行业分布
从地区分布来看,上榜企业的地区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核心引领、沿海集聚、局部分散”特征,以上海为绝对核心,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紧随其后,共同构成企业集聚的主要阵地。其中,上海凭借27%的占比成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其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叠加完善的创新生态与产业配套,成为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北京和广东则以16%的占比并列第二,北京依托全国顶尖的科研院校与人才储备,在科技创新领域具备天然优势,广东则凭借活跃的市场氛围与产业集群效应,吸引大量企业入驻;浙江和江苏分别以12%、10%的占比位列第四、五位,两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在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基础雄厚,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此外,四川、安徽、福建上榜企业数量为4-5家,虽与头部省份存在差距,但也展现出一定的产业发展潜力;河南、湖北、吉林、山东、陕西、重庆各有1家企业上榜,企业分布相对分散。
整体来看,上榜企业集中的地区多为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这些地区凭借优越的创新环境 —— 包括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宽松的政策支持、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丰富的科技资源 —— 如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充足资本等,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成为独角兽企业及优质企业的主要聚集地。
图2 2025年中国新经济准独角兽企业所属地区分布
综合来看,上榜企业的地域与行业分布高度契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既体现了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核心行业集中的市场规律,也反映出中国在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效。
在地域层面,以上海为核心的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省份,凭借创新环境与科技资源的双重优势,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载体,这种集聚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也能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推动形成“核心引领、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在行业层面,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三大核心行业的突出表现,彰显了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与民生相关产业的发展实力,而中腰部行业与小众领域的协同发展,则确保了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与抗风险能力。
这种分布特点不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未来产业布局提供了清晰指引——在地域上,需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向中西部有潜力的省份辐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行业上,应持续加大对核心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培育更多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推动产业生态向更均衡、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能级提升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