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也能跑马拉松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在北京举办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3月4日,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发布消息称,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
回顾2024年的马拉松赛事,人形机器人“天工”在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中主要以“加油官”的身份亮相,它在起点和终点为选手们加油打气,甚至与选手共同冲过终点,这一创新之举已经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赛事的一大亮点。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人形机器人便实现了从旁观者到参赛者的华丽转身,这不仅是技术的巨大飞跃,更是科技在体育领域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人形机器人在马拉松赛事中的角色转变,只是其在众多应用领域中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展览、表演、教育、科研、工业、家用、特种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展览和表演领域,人形机器人能够提供接待、导览和娱乐等多样化服务;在工业领域,它们能够替代人类从事重复性劳动,特别是在危险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能力;在家用领域,人形机器人则可以用于清洁、陪伴老人和儿童,甚至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人形机器人或更偏向服务端的应用。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的加剧下,人形机器人在服务端的应用需求将更加迫切。在家庭服务、医疗护理、教育娱乐和商业服务等领域,人形机器人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
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然而,人形机器人何时能实现量产,走进千家万户?尽管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高昂的成本成为制约其普及的首要障碍。高昂的成本导致人形机器人在市场上的售价居高不下。2月12日,宇树科技的H1和G1人形机器人在京东线上首发开售。其中,G1起售价9.9万元,H1起售价 65万元。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显然难以接受,也限制了人形机器人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此外,人形机器人走向千家万户的愿景,其实现不仅依赖于技术的持续进步,还受到成本、市场需求,以及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政策环境的日益完善,人形机器人有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