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见》是由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担纲的新经济深度评论音频节目,针对新经济行业热门话题、模式、现象、趋势的进行深度剖析,用独特的视角,读懂中国新经济。关注“艾媒报告中心”公众号,查看“毅见”更多内容。
张毅,艾媒咨询创始人CEO、艾媒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中山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著有《 互联网+:颠覆还是被颠覆 》《新零售革命-后电商时代的营销哲学》等近20本畅销图书。
张毅拥有近20年的大数据咨询和行业管理经验,长期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零售、产业升级等新经济行业的发展动向,并对行业现状与趋势具有独特的见解以及丰富的研究经验,为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华尔街日报、财富杂志、福布斯杂志、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多家权威媒体特约专家评论员。
毅见,用独特的视角,读懂中国新经济!大家好,我是艾媒咨询分析师张毅。
双十一虽然是过去了,但双十一所承载的东西仍在不断影响着人们。
上周双十一过后,天猫公布了一项很有意思的数据——假发成交数。在所有购买假发套的人群中,90后是本届双11最“秃”出的群体,以42.41%的占比,成为假发套购买主力军;而还未满20周岁的00后竟以8.36%的占比打败了奔六的60后们,位列第四。
其中,上海的假发成交量最多,随后的也是北广深这样的发达城市。除了假发,防脱洗发水、生发洗发水等这样洗护产品同样抢手。城市发达程度与发量成了反比,一线城市年轻人的发际线是个大问题。
对此,也有很多网友纷纷调侃,“可能这些假发是cosplay用的呢,全国各地动漫展越办越多。”
调侃归调侃,假发需求向好,也侧面证明了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脱发人群呈直线上升趋势,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我国脱发的人群已经超过2.5亿。
脱发人群中,年轻化趋势明显。性别方面,男性约1.63亿,女性0.88亿;年龄方面,60%的人在25岁就出现脱发现象。
在网络上,关于脱发、保健这一类的话题时,网民们的评论往往都是以调侃为主,气氛看上去倾向于轻松搞笑,很多人围观看个乐呵。但实际上,其实他们很焦虑,这些庞大的购买防脱发洗发水、假发等产品的数据就直观地反映出了。
一个群体的呼喊必定蕴藏着这个群体的需求。为什么关于脱发、护发这类话题的热度经久不衰?因为事关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头发,而洗发水这一类用品是为刚需。刚需往往是好生意,拥有极大的市场。
但到底什么是刚需?做一个小测试:你看去掉它,会不会影响人的生存,会不会引发担心和焦虑。
比如,吃不了饭,上不了学,治不了病,这些都是。去掉它们,马上焦虑,马上忧愁。于是,消费者纷纷掏钱出来付"生存税"。大众会为这些东西付费,不仅是因为能直接延续生存,更重要的是,它能满足你的"生存感"。
洗发水也一样,在这样颜值至上的年代,年轻人对外在形象越来越在意。如果让他们不能洗头,简直无法想象。
尤其是90后这些年轻群体正是消费力最旺盛的时候,绝大部分还没有家庭、养老、孩子等这些中年人的烦恼,肆意地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是很多年轻人的特性。
因此,他们对于头发方面的需求绝不仅仅是假发套和洗发水。
事实上,随着脱发人群的年轻化、女性化趋势不断增强,以及当前消费升级带动的美颜、健康经济等发展,中国脱发保健行业涵盖洗护、保健品、理疗、医美、电商等多元业态,形成并且产生了包括日常保健、发制品、医美等多种毛发健康产品的巨大商业潜能。
日常保健方面,防脱发产品类型主要分为洗护产品、内服产品和理疗产品。
脱发人群呈现年轻化这一趋势,带动了针对年轻群体的防脱发新产品的消费市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防脱洗发水市场规模11.3亿元,同比增长15.3%,占整体洗发水市场的2.1%。预计2020年防脱发洗发水市场规模将突破15亿元。
从阿里等电商平台用户消费情况来看,霸王、章华等主打防脱概念产品的品牌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防脱保健产品等也是脱发保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中国人常说的,外用不如内补。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功效是中国网民购买营养保健品的最大动因,其次为品牌影响力和价格,而促销、口碑和产品包装对消费者的购买动力影响较小。
保健品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它不像药,一吃就见效。它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过程的意义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它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与依赖。因此,大众愿意为此花钱。
2017年,在保健品市场渗透率只有20%的情况下,中国营养保健市场总额超过7000亿元,未来增长空间可谓巨大。作为保健品种类之一的生发保健品,市面上多以当归、地黄、川芎等中成药制成,以滋补肝肾的方式来达成护发、防脱发的效果。
当这些外用内服的产品见效的速度,赶不上发际线后移的速度时,假发便成了合适的掩盖工具。其实假发这样的东西一直都以比较“保守”的角色存在,如今,这样放到大众面前公开讨论,观念开放的同时,是巨大的需求与商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发制品全球进出口总额约为38.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出口总额约为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4.0%;进口总额约为2.4亿美元,同比增长8.7%。
随着消费者对毛发外观、毛发健康等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毛发健康产业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中国的假发产业通过电商化、海外化发展获取了巨大成功。在未来,中国各类假发企业如何针对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用户推出定制化产品,成为制胜关键。
最后,植发成了改变脱发现状最本质的解决方法。
艾媒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有植发需求的人群平均年龄为34岁,90后需求量大幅上升,占比达到36%,即将赶超占比为39%的80后。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植发”这一关键词的网络传播热度始终保持在高位,平均指数在500以上。
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植发行业的高速增长。2016年,中国植发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当年市场规模为57.0亿元。近几年中国植发行业的用户保持60%-80%的增长幅度,预计2019年中国植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62.7亿元。
不过植发行业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一方面,作为一个快速壮大的新生市场,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在一定阶段走在了市场发展的后面,因而存在较多消费纠纷;另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市场,植发市场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相对“保守”的消费心理,受骗患者难以迈出维权的一步。
未来,植发行业需要建立新的秩序,既要完善的法律作为保障,又要规范的行业准则作为约束,形成合理的行业制度,增强客户的消费信心。
总而言之,中国未来10年毛发健康产业将以每年260%的速度增长,中国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头部护理的消费正以每年30%的速度急速递增,远远超过7-8%的GDP增长率。预计2015年至2025年将是中国生发、养发、植发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黄金10年,千亿养发市场正等待发掘。
如今,我们将踏入这10年的黄金第5年,由这丝丝缕缕的头发而衍生出去的细分行业都能有所发展,都将等待更大的爆发!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期待下期再会!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需要审核后进行展示,请勿重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