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年中观察:“A股地摊”里,谁才是这条街最靓的崽?

  “地摊经济”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复苏的新动力。近期,中央文明办发布的文件明确了“地摊经济”的合法化地位,而两会工作报告支持生活服务业的恢复发展,这是从政策角度鼓励地摊经济业态的发展。

  随之而来,“A股地摊”热火朝天。“地摊经济”概念股成为一大亮点,以百货、商贸、餐饮等为代表的各类细分龙头掀起涨停潮——小商品城、西安饮食、迪马股份、银都股份、茂业商业等纷纷涨停。

  不过,在A股相关概念股连番上涨之后,多家公司开始提示风险,称与地摊相关的经营业务,对2020年的经营收入和净利润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还是要重点关注地摊经济与公司自身主营业务的关联,看这一概念是否能真正改善利润结构,促进业务发展。

  对于地摊经济的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地摊经济开放了交易场景,这种交易的便捷性提高了一个地区的供给和需求总价值,因而对于恢复地区当地活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发展地摊经济应当因地制宜、因城而异。

  一、地摊经济概念A股市值盘点

  (1)市值排名TOP20:小商品城居榜首,市值破400亿

  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梳理出“地摊经济概念A股上市公司市值排名TOP20榜单”(以下简称“榜单”或“TOP20”),上榜门槛市值为33.98亿元。

  从上榜公司市值分布看,TOP20中,总市值超过400亿元的企业仅1家,市值在100-400亿元的企业有5家,其余14家市值均在100亿以下。

  榜单数据显示,小商品城以403.34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一,其后跟着的是191.4亿的鄂武商A;第三为红旗连锁,市值为166.87亿。此外,吉宏股份、小康股份、国恩股份、浙江永强、宗申动力、茂业商业、露笑科技市值均逾80亿位居前十。

  二、地摊经济概念股典型企业分析

  (1)小商品城

  榜单显示,截至2020年7月10日收盘,小商品城以总市值403.34亿元排名第一。

  俗话说"世界商品在义乌,义乌商品在小商品城"。义乌小商品城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汇集了 26 个大类、200 多万个单品,几乎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雨具、电子电器、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

  小商品城主要从事市场开发经营及配套服务,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和贸易,提供网上交易平台和服务,网上交易市场开发经营等。其中,市场经营业务是义乌小商品城的绝对主业,而房地产业务板块,已经成为小商品城的业绩“晴雨表”。

  根据2019年年报显示,小商品城的市场经营、房地产、酒店服务、展览广告、其他、商品销售业务,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2.45%、16.0%、5.23%、3.14%、2.99%、1.7%。

  6月3日,小商品城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股票于5月29日、6月1日、6月2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2020年6月3日公司股价再度涨停。

  小商品城在股价异常波动中表示,公司关注到部分媒体近期关于公司为“地摊经济”概念股的相关报道,公司判断对公司本年度利润不构成重大影响。近期公司股价涨幅较大,敬请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2)茂业商业

  榜单显示,截至2020年7月10日收盘,茂业商业以总市值89.02亿元排名第九。

  茂业商业主要经营百货、超市,其主要产品包括批发、零售商品等。该公司控股孙公司内蒙古维多利超市连锁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场地摊位的租赁。

  自从地摊经济概念股走强,茂业商业股价已经连续涨停。茂业商业6月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茂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于2020年6月1日至6月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今日再度涨停。

  公司关注到近日部分新闻媒体将公司报道为“地摊经济”概念相关股,对有关情况做如下说明:公司经营业务以商业零售为主,主要的商业模式为联营模式;公司增设摊位、卖点未对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据财报数据显示,茂业商业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6亿,同比下降77.6%,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实现归母净利润7612.5万,同比下降77.4%;每股收益为0.04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67.4%,同比提高38.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7%,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

  “地摊经济”的“利好”能否真正传导至上市公司营收数据仍是未知数。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还是要重点关注地摊经济与公司自身主营业务的关联,看这一概念是否能真正改善利润结构,促进业务发展。

  三、2020H1中国地摊经济发展现状及考验分析

  (1)地摊经济消费形态丰富,消费者购买意愿较强

  “地摊经济”不单是摆地摊,而是包括餐饮、购物和便民服务等丰富的消费形态。

  餐饮方面,艾媒咨询研究发现,受访用户在地摊购买美食的意愿较强,其中明确表示愿意购买的受访用户占比为64.97%; 食物口感好、价格低和品类丰富是受访用户在地摊购买美食的主要原因。

  对于购物,地摊经济消费用户在地摊购物的意愿明显较高,只有4.37%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购物方便、价格便宜和品类丰富是消费者地摊购物的主要理由。此外,地摊浓重的市井色彩和流动商贩个人特质也是影响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受访用户在地摊购物单笔消费水平普遍在100元以内,并且被访者的地摊购物比较频繁,不频繁的用户仅占15.33%。另外,被访者的地摊消费经历总体比较正向。有41.10%的用户认为“一般”,其次有超过一半的用户表示满意(含十分满意和比较满意),而比较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用户共占比4.79%。

  而便民服务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人们也愿意为有趣、有用的服务买单。地摊消费用户购买的便民服务品类主要是娱乐服务,占比高达61.31%;其次是街头艺术,占比37.23%。

  从整体消费满意度来看,2020上半年受访用户对地摊消费的满意度评价呈现三大特点:其一,地摊消费用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低于其他维度,其中约一半用户认为地摊产品质量“一般”,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其二,地摊产品单价较低,所以满意度相对较高,38.46%用户表示“比较满意”;其三,个体商家特质、购物氛围和购物距离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市井气息成为地摊消费的重要特征。

  (2)地摊经济对城市治理带来新考验,日本、美国等经验可借鉴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家放开地摊经营限制对于恢复本地经济活力,提升消费信心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此外,地摊商业不需要政府、社会投入太多资金,比如发放消费券等,就能创造就业岗位、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进而更好实现社会复工、维系经济社会稳定,因此,其当下的社会价值是比较大的。

  但地摊经济非常考验城市政府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会对交通秩序、产品质量、环境卫生等城市管理方面带来负面影响,以及对实体店铺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如产品质量方面,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用户因为产品质量问题没有进行地摊购物。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个体商家摆摊不需要营业执照,销售产品也多为三无产品,产品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尤其是餐饮,极易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危害健康。所以,在如何确保产品质量和健康安全方面,需要有强力的制度支撑和监管保障。

  可见,地摊经济可能对城市治理带来新考验,而日本、美国和欧洲等经验可以借鉴。日本是将地摊经济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把屋台打造成城市旅游的风景线,是地摊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玩法。而美国则主要通过固定农贸市场交易时间地点、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和AMS部门统一管理来规范“地摊经济”的商业经营和日常管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地摊经济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创造就业岗位、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维系经济社会稳定,但是发展地摊经济应当因地制宜、因城而异,不宜“一哄而上”。

  四、2020年中国地摊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微信支付小商家数5月环比1-2月增长2.36倍,交易总笔数5月环比1-2月增长5.1倍,交易金额增长近2倍。截至5月底,中国已有1200万家小店和路边摊收入相比去年实现了增长,证实了“地摊经济”的可行性。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地摊经济开放了交易场景,这种交易的便捷性提高了一个地区的供给和需求总价值,因而对于恢复地区当地活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地摊经济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营业时点方面来看,“地摊经济”的营业时段比较丰富,不仅包括临时摊点和夜市,还有早市和全天市场。早市售卖的商品多为早餐和时蔬,而全天市场售卖品类更加丰富、齐全,与时间节点关系不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地摊经济扩大了交易的时间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消费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住宅区是地摊经济消费的主要场所,占比为56.21%;其次是商业区,步行街、商圈附近消费的比重分别为42.48%和30.72%;此外,办公社区和地铁口等交通站点也是地摊经济消费的重要场景。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有人才会有需求,才会有消费,因而人群集聚地是流动商贩主要“根据地”。而住宅区附近是人们进出经过的主要场所,购物比较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也深受住户欢迎,因而住宅区是地摊的重要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