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CB产业全球东移到打样革命,嘉立创如何定义“小单快返”新范式?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PCB行业研究报告

当前,中国PCB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电子产品之母,PCB是电子系统的关键载体,支撑着电子信息产业前行。近年来,AI算力革命成为行业增长的强大引擎,国内外云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加大算力中心投入,使得AI服务器、交换机等对高多层板、HDI板的需求猛增。同时,汽车智能化的推进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PCB行业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在PCB(印制电路板)的全球版图上,一场全球化产业革命正在发生——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PCB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PCB产值约为735亿美元,中国大陆PCB产值全球占比从2000年的8.1%跃升至2024年的56.1% ,预计2029年仍超半数。在中国成为电子产品制造大国的同时,全球电路板产能也在向中国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路板制造基地。中国用24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全球PCB产业东移浪潮下,中国PCB的“双重跃升”

  PCB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组件,其产业转移始终与全球电子制造重心同步。2000年起,受劳动力成本、供应链配套及市场需求驱动,全球PCB产能加速向中国聚集。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PCB市场规模达4156.0亿元,同比增长8.3%,预计2029年中国PCB市场规模将达到5545.1亿元。

  这轮产业东移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技术能力的跃升。从早期的单/双面板加工,到如今覆盖5G通信、新能源汽车、AI硬件等高端领域的高多层板、HDI板,中国PCB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如高频高速材料应用、精密制造工艺)和模式创新(如规模化生产与柔性制造结合),已成为全球电子产业链不可替代的核心环节。

  当前中国PCB产业链呈现“上游材料国产替代加速、中游制造智能化升级、下游应用场景拓展”的立体发展格局,同时产业分化特征明显。其中,中大批量PCB企业凭规模化与稳定供应链,主导消费电子等主流市场;打样/小批量PCB企业凭借其灵活高效、定制化程度高的特性,成为众多电子创新项目、中小规模生产的关键支撑。在此背景下,一批专注于打样/小批量PCB生产的企业脱颖而出,以精湛工艺、高效服务和创新技术占据市场高地。

  嘉立创,打样/小批量赛道的“行业引擎”

  以《艾媒金榜 | 2025年中国PCB行业打样/小批量八大企业》TOP1企业嘉立创为例,在打样/小批量赛道中,嘉立创以710万注册用户、超100万付费用户、年处理1780万单的规模,稳居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榜首,成为全球硬件创新领域的关键赋能者。

  作为2006年成立的电子产业及机械产业一站式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嘉立创凭借独创的“拼单”模式,精准解决了传统打样/小批量服务“成本高、交期长”的痛点,为样品试制、小批量生产提供“快交付、高品质、定制化、一站式”服务,凭借“好、快、省”的核心优势,重新定义行业价值标准。

  在成立之初,中国硬件创新者长期面临诸多挑战——PCB打样难、打样贵、交期无保障等。当时,PCB制造商大多对散单兴趣寥寥,一次开机费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对工程师而言,这笔持续性的开支无疑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如果站在制造商角度,一米见方的PCB,如果只用于一单一板的生产,将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电子行业的发展。

  面对行业内长期存在的PCB打样难题,嘉立创提出了“拼单”理念。自研核心技术,通过对每天收到的数千款打样订单进行细致规划,按照订单的尺寸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如同拼图一般将它们紧密“密铺”在PCB大板上,成功将PCB单次打样成本从几百上千元降至数十元,交付周期从数周压缩至最快12小时,降低了工程师“大胆创新”的成本投入。

  在“互联网+”兴起后,嘉立创又率先在行业里引入数字化下单系统,工程师只需通过互联网,就能轻松实现从 PCB 设计、下单到生产的全流程管理,打破了传统模式下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需亲自前往厂家沟通与下单,显著提升了PCB打样效率。

  以客户需求为指引,嘉立创通过整合EDA/CAM工业软件、PCB制造、元器件购销、PCBA、机械电气零部件等环节,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链一体化在线服务体系。

  在嘉立创下单网站与下单助手客户端,工程师能够轻松实现一键下单,全面涵盖从工艺配置、生产稿确认、在线实时计价、订单生成、款项支付到生产及物流进度追踪等全流程,“下单像在网上买鞋一样简单”。

  为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嘉立创一方面持续提升制造能力,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在品质、交期和价格方面的服务。

  在制造能力方面,嘉立创为满足客户对稳定信号传输及严苛环境适配的核心需求,近日重磅推出34-64层高多层PCB服务,可以精准匹配AI计算、自动驾驶、5G通信、光模块、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高端领域需求,助力客户加速高端设计落地,抢占市场先机。

嘉立创PCB在线下单平台34-64层服务

  在品质、交期和价格方面,嘉立创不断改善质量,缩短交期,以及提供更省的价格。

  “好、快、省”三字诀:嘉立创重构行业服务标准​

  嘉立创的成功,源于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技术+模式”的双重创新,具体体现在三大核心竞争力。

  嘉立创以全链路品质管控“好”,对标国际标准。嘉立创对品质的把控贯穿原材料、生产、检测全流程。原材料端,针对高多层板严选生益、台湾南亚等大厂板材,确保原材料可靠性;生产端,依托珠海、惠州、江西吉安、江苏淮安等自营工厂,严格把控品质;拥有多项先进设备——如曝光精度更高的LDI激光曝光机,压合质量更好的活全全自动压合机以及脉冲电镀(VCP)。在质量检测环节,采用四线低阻测试(微欧级精度)和AOI+AVI双重检测(微米级分辨率镜头+智能算法),缺陷检测更准确、更完善。

  嘉立创以“快”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全面重构交付效率。其自主研发的ERP、MES生产管理系统与CAM工程软件,实现了从订单下单到生产排程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订单信息实时同步至各工序设备,生产进度在线可视,工序间无缝衔接;搭配车间内数百台先进自动化设备的高速运转,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时间。

  具体来看:常规6层板打样周期仅需3-4天,加急订单最快48小时即可出货;自动化审单系统支持免审订单秒级处理,人工审核响应迅速;依托自研智能拼板算法,结合超710万注册用户的基数优势,无需等待大订单合并,单片订单即可快速排产。此外,专业稳定的供应渠道、庞大的现货SKU库存、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及一体化的在线服务体系,彻底打破了传统厂商“排产久、交期慢”的困局。

  嘉立创以“省”为核心重构服务成本结构,通过多项举措降低用户成本。传统厂商打样费用高,而嘉立创无起订量门槛,价格透明,提供免费文件处理与免费板材升级服务;同时,快递包邮服务进一步减少用户支出。

  针对高多层板,嘉立创4层板全部过孔塞,针对高多层板嘉立创进行从“1U”升级到“2U”沉金的免费升级,此外,对于6层及以上的高多层板,“盘中孔工艺+‘2U’沉金工艺”则是作为出厂标配,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进步,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除电子制造外,嘉立创积极布局机械产业与工业软件服务,通过3D打印、CNC制造、钣金加工、FA机械电气零部件商城等业务,以“助力全球硬件创新”为使命,致力于打造一站式产业互联智造平台。

  嘉立创的成功,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中国PCB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转型的缩影。通过“小单快返”模式激活创新生态,以技术和效率重构行业价值,它证明了:在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模式创新与技术深耕,成为产业链的“规则定义者”。

责任编辑:兰殊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PCB行业研究报告

当前,中国PCB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电子产品之母,PCB是电子系统的关键载体,支撑着电子信息产业前行。近年来,AI算力革命成为行业增长的强大引擎,国内外云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加大算力中心投入,使得AI服务器、交换机等对高多层板、HDI板的需求猛增。同时,汽车智能化的推进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PCB行业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