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正快速增长,消费者对智能化、网联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以下是对市场趋势的简要分析: 1. 市场概述: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在中国逐渐普及。消费者对车辆的智能化、安全性和便捷性有更高期待,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 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具备高级驾驶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用数据说话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汽车出行全球智能互联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行为研究数据 全球智能互联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行为研究数据 车辆制造中国江淮汽车 中国江淮汽车 汽车制造业 用数据说话

  近日,一场惨烈事故撕开了智能驾驶时代最残酷的真相。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在德上高速池祁段施工区域发生碰撞事故。现场视频显示,事发路段因夜间养护封闭主车道,引导车辆借道逆向车道通行。小米官方披露的行驶数据显示:车辆在识别前方障碍物后触发预警并启动自动制动,随后驾驶员接管进入手动驾驶模式,但最终仍以约97km/h时速撞击隔离桩。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尽管雷军与小米官方通过社交媒体表态将“全力配合调查、妥善处理善后”,但这场事故将行业长期存在的“自动驾驶幻想”推至舆论风暴中心。虽然事故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其对今年以来车企集体鼓吹的“全民智驾”“高阶智驾”概念已形成精准冲击,未来或将倒逼企业重新评估技术路线与宣传边界。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此前,为客观反映当前消费者状况及消费需求,艾媒智库(data.iimedia.cn)联合草莓派网民行为调查与计算分析系统(survey.iimedia.cn),开展主题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的全国随机抽样调查,以更好帮助人们了解智能网联汽车消费群体、消费意愿和市场趋势。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消费者又知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高阶智驾、自动驾驶几乎成为所有车企重点发力的领域。在新车发布会上,已有多家车企展示过双手脱离方向盘的驾驶画面。这样的传播形式极易导致智驾功能边界不清,让用户产生可以“完全脱手”的误解。

  我国在2022年3月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将自动驾驶分为6级。其中,L0至L2为驾驶辅助,驾驶员需全程监控驾驶;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执行接管;L4为高度自动驾驶;L5为完全自动驾驶。L3级是责任划分的分水岭,L3及以上功能的车出事故,车企要负责。而且,辅助驾驶仅包含变道、跟车等基本功能,引入人工智能才能称为高阶智驾,例如城市NOA等。但再高级的智驾也只是智能驾驶辅助,不能称之为自动驾驶。厂家在宣传时应明确告知消费者,辅助驾驶责任人是驾驶者。

(图片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很多车企为了规避风险或宣传智驾,会用“L2+”“L2.5”或者是“城市NOA”等说法,将L2+和L3的概念混淆,对具体功能含糊其辞,对责任划分只字不提,导致消费者对驾驶辅助、高阶智驾和自动驾驶的定义分不清楚,使不少消费者对智能汽车过度信任,给自身及周围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那作为汽车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国际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重要阵地,消费者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关注点和要求在哪里?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关注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调研中,39.05%消费者选择V2X(车与人、车、路、云平台)的信息交互技术,33.88%消费者选择车联网通信技术,31.02%消费者选择环境感知技术,30.48%消费者选择云计算技术,30.20%消费者会选择智能决策规划技术,29.80%消费者选择整车通讯技术,29.66%消费者选择物联网技术,29.12%消费者选择基础支撑技术,27.76%消费者会选择执行控制技术。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关注的智能网联汽车功能调研中,38.23%消费者会选择车辆安全(追踪定位),33.74%消费者会选择车辆远程控制,33.61%消费者会选择车辆故障诊断,32.79%消费者会选择实时路况,31.16%消费者会选择呼叫中心一键导航,31.16%消费者会选择智能语音识别,30.48%消费者会选择车内预约保养,27.89%消费者会选择在线娱乐服务,27.21%消费者会选择车内WIFI。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使用过的功能调研中,39.66%消费者会选择车内及车际通讯,39.29%消费者会选择汽车联网,37.62%消费者会选择智能交通基础设施,37.43%消费者会选择GPS定位,34.82%消费者会选择自动泊车,34.26%消费者会选择自动驾驶,31.84%消费者会选择激光雷达。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时主要关注因素调研中,安全性以36.13%的选择率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因素,续航则紧随其后,获得35.38%的消费者的重视。同时,底盘舒适性、速度和科技感也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选择率分别为32.03%、31.10%和30.17%。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期望的智能网联汽车拥有的功能配置调研中,44.13%消费者会选择全自动智能调节座椅,43.58%消费者会选择更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42.83%消费者会选择实时路况提醒,40.78%消费者会选择远程控制,39.66%消费者会选择HI-FI高保真音响,39.66%消费者会选择智能语音交互。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拥有智能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保留意愿调研中,94.02%消费者选择希望,4.70%消费者选择不希望,1.28%消费者会选择无所谓。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认为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调研中,36.73%消费者会选择硬件设备制造质量不高,34.83%消费者会选择智能网联汽车研发较晚,32.79%消费者会选择大众认可度低,32.79%消费者会选择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弱,32.38%消费者会选择缺乏专业技术人才,31.97%消费者会选择软件技术落后,31.43%消费者会选择法律和道德层面约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品牌偏好调研中,41.53%消费者会选择只接受国产新兴科技公司(如蔚来/理想/小鹏),36.13%消费者会选择只接受进口传统汽车公司(宝马/奔驰/丰田),33.15%消费者会选择都能接受,28.31%消费者会选择只接受进口新兴科技公司(特斯拉)。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渠道调研中,35.65%消费者会选择短视频平台,29.12%消费者会选择网络媒体,28.98%消费者会选择汽车垂直网站,28.16%消费者会选择搜索引擎广告,26.26%消费者会选择社交平台,23.27%消费者会选择种草社交平台,以及网络推送,21.77%消费者会选择他人推荐,21.63%消费者会选择电视,科幻电影,21.50%消费者会选择书籍报刊杂志,17.69%消费者会选择学校课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前景看法调研中,44.35%消费者表示看好,47.35%消费者表示中立,8.30%消费者表示不看好。

  每次自动驾驶事故,舆论几乎都会分为两派:一方指责车企技术菜,另一方则归咎于驾驶员手不够快,心太大。尖锐的对立也显出了“自动驾驶”在责任划分、技术管理和法律适用上的难题。自动驾驶在奔向创新的路上,无论是车企还是用户,都得冷静看待“自动驾驶”,对它有个正确清楚的认识,方向盘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安全。

本文数据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数据集,完整版共63条数据,点击数据集名称查看完整版数据。

目录列表

消费行为洞察数据(2025年)

2025年中国消费者关注智能网联汽车情况

2025年中国消费者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程度

2025年中国消费者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渠道

2025年中国消费者智能网联汽车品牌认知

2025年中国消费者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方面

2025年中国消费者关注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2025年中国消费者关注的智能网联汽车功能

2025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情况

2025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的途径

2025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时主要关注因素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品牌偏好

2025年中国消费者购买过的智能网联汽车品牌

2025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价格区间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对智能网联汽车购买影响最大的政策

2025年中国消费者每月愿意在智能网联汽车服务上花费的费用

2025年中国消费者希望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推送优惠信息的频率

2025年中国消费者使用智能网联汽车的目的

2025年中国消费者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使用过的功能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在驾驶过程中全程使用自动驾驶情况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各方面满意度评分

2025年中国消费者期望的智能网联汽车拥有的功能配置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拥有智能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保留意愿

2025年中国消费者最希望智能语音交互能满足的车内需求

2025年中国消费者最希望实时路况加入的新功能

2025年中国消费者最希望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的应用场景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熟所需年限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前景看法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性别分布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学历分布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职业分布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月收入分布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婚姻状况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目前所属城市

消费行为洞察数据(2024年)

2024年中国网民关注智能网联汽车情况

2024年中国消费者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程度

2024年中国消费者了解智能网联汽车各等级划分情况

2024年中国消费者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渠道

2024年中国消费者智能网联汽车品牌认知

2024年中国消费者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方面

2024年中国消费者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

2024年中国消费者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

2024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情况

2024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的途径

2024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主要关注因素

2024年中国消费者智能网联汽车品牌类别偏好

2024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网联汽车品牌

2024年中国消费者购买的智能网联汽车价格

2024年中国消费者在智能网联汽车服务上每月可承担多少费用

2024年中国消费者希望推送智能网联汽车服务优惠折扣信息的频率

2024年中国消费者使用智能网联汽车的目的

2024年中国消费者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使用的功能

2024年中国消费者认为影响购买智能网联汽车最大的政策

2024年中国消费者选择全程自动驾驶情况

2024年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各方面满意度

2024年中国消费者期望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配置

2024年中国消费者希望智能网联汽车保留基础设施情况

2024年中国消费者希望智能语音交互满足的车内需求

2024年中国消费者希望实时路况加入的新功能

2024年中国消费者希望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的应用场景

2024年中国消费者认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

2024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能发展成熟的年数

2024年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前景的看法

点击查看完整数据集
责任编辑:云起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正快速增长,消费者对智能化、网联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以下是对市场趋势的简要分析: 1. 市场概述: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在中国逐渐普及。消费者对车辆的智能化、安全性和便捷性有更高期待,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 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具备高级驾驶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用数据说话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汽车出行全球智能互联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行为研究数据 全球智能互联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行为研究数据 车辆制造中国江淮汽车 中国江淮汽车 汽车制造业 用数据说话

关于定制数据调研

草莓派问卷平台是艾媒旗下自主开发的在线调研平台,面向千万级样本用户,支持设置丰富问卷模板,多终端+多渠道问卷分发,自动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强大,四大属性分类,80+细分维度筛选目标人群,多重AI质量控制,确保样本有效、答卷有效,多种调研结果交付形式,一站式全案研究服务流程,成为覆盖食品、餐饮、宠物、美妆、汽车、家政、家装、鞋服、文旅、教育、家电、医疗、游戏、媒体、金融、零售、电商、AI、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用户的信赖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