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成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历史战争题材电影唤醒深刻民族记忆与情感共鸣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9月18日,电影《731》正式上映。猫眼专业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8日下午两点,《731》综合票房已超两亿元,成为中国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中国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电影《731》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扭转战局,在黑龙江哈尔滨开展细菌战研究,对当地百姓实施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的暴行。该片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九十四周年之际上映,具有深刻的历史警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既是对民族苦难的深切缅怀和对历史真相的坚决捍卫,也是对世界和平的强烈呼吁。
图片来源:七三一官方微博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观影行为呈现显著社交化与场景化特征。近四成消费者每月观影1-3次,周末及节假日成为主流观影时段。在内容偏好上,国产影片以53.58%的偏好占比占据主导,消费者尤其关注影片情感共鸣与人物塑造,需求导向更趋深层化。
以展现战争残酷、揭露历史真相为创作初衷的历史战争题材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荧幕上不可或缺的类型。从《金陵十三钗》到《南京照相馆》,再到如今的《731》,这些影片通过平民视角和个体记忆呈现血淋淋的历史创伤,展现战争洪流下普通民众遭受的苦难及抗争过程,让数以亿计的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体会到直击灵魂的震慑。此类影片不仅满足了中国观众对历史性、强情感共鸣性影片的深层需求,也是对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滋生的有力回击。
此前电影《731》曾一度陷入尺度争议和撤档风波,然而首映日亮眼的票房实绩表明,公众需要透过鲜少被触及的历史题材作品,来了解战争的全貌。当真相被“别有用心”掩埋之时,公众自会成为历史的托举者。正如网络上的一条热门评论所言,“我们不是在展览伤疤,而是在伤口上种植橄榄枝”。
电影不止是“重现过去”,更是“对话当下”与“启示未来”。当前,中国电影正逐步走向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题材和叙事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类似题材的电影出现在大荧幕上,如何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有机融合,既满足观众对高质量电影的需求,也为产业注入人文深度与社会价值,是电影创作需要持续深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