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观察:全球械斗 Android与IOS差异化竞争亮底
随着Android逐渐赶超Symbian成为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同时它还取代了PC机成为技术工作者眼中的宠儿。为改善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的体验,谷歌推出一款新的Android Market Web Store,该网店的推出有望对苹果iTunes发起挑战。
艾媒咨询研究人员发现,数年来,谷歌一直在移动领域扮演着追赶苹果的角色,Android Market Web Store可以强化其在互联网的影响力,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结合或将迫使苹果公司面临一个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Android Market Web Store遵循了谷歌推动互联网软件开发超越本机软件开发的理念,而且苹果无法在短期内轻松复制,尽管此战略在智能手机领域并不总是有效,但随着平板电脑计算能力的增强,其意义将非同凡响。
随着苹果同Android之战的不断升级,各位看官对它们各自的优劣也越来越明了了,虽然Android存在以下一些缺点,但同时也正是这些不足令其得到了提升。
第一、营销。苹果的营销是一大亮点,每年在这方面的投入就有5亿美元,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除了主营的手机和电脑外,其他配件产品也销量不俗。而其他公司,除了YouTube外,即使Google也只是近几年开始关注营销的,该公司认为营销就像是在不感兴趣的方面付税一样,除了销售其手机产品外,Google确实没有在Android上下什么功夫,相反地,它只是依赖手机制造商,他们不具备整合性也互相不是那么了解。
第二、外形。相比苹果一些外围设备市场的成型,Android则不具备这些。没有Android手机专用的插座,它可以和其他手机混用,这反而有利于其市场构建。苹果一直努力实现不同产品的兼容,同时考虑同后续市场的紧密衔接,而Google则只发布相关的衔接产品不管是否有广大用户使用。
第三、冒险问题。Android源于PC机,这样一旦除了问题,不知道该找谁承担责任,操作系统制造商会推到手机制造商头上,而后者又会推给网络运营商,运营商则进一步希望卖一部新的手机给用户。苹果手机遇到问题时,则只需到店里换一部就可以了。Android的这个缺点使得Google的用户支持全球服务不尽完善。
上述3点中的两点都可以一项名为“Intel Inside”的计划弥补,但是可能意义并不大。苹果耗费如此多精力在营销上,仍然无法完全战胜Android,又何苦再多此一举呢。Google倒是需要在用户支持方面多下功夫,雇佣有经验的员工搭建最棒的CRM系统。
Android潜在的优势还在于运营商、快速的操作系统升级、分裂性以及供应商导向的输送模式。这些都不是Android本身的问题,而是此类运作模式的必然产物,Google生产了一类手机操作系统,但没有限定其运行的条件,因此就和诺基亚、微软等大部分产品一样可以挑战苹果的专一性。
但是,网络运营商通常会向一部原本很好的手机上强加很多不怎么样的服务、强硬的网络限制以及一些默认的垃圾程序,这常常会令用户们很恼火。Android的独立性使得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营商。
另外,对于运营商而言,如果他们不想按Google常规的升级思路来,更是希望强卖给用户使用新操作系统的新手机。那么用户可以选择更换运营商,这也使得Android手机的市场运作更加灵活。
如此一来,竞争使得Android的劣势转变成优势,到底是苹果的强力控制更见成效,还是Android的百家齐鸣更胜一筹还无法定论。如果想体验苹果产品,当然选择很明显,但如果想要一款千元人民币以下的智能手机则可以选择Android,当然它也有很多售价昂贵的产品。不过,最好不要对某一种关注太多而忽略了另外一种的优点。Google目前的策略很有意思,虽然短期收益不高,但是长期的持久发展能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