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餐饮协会呼吁外卖平台“降温”:告别补贴大战,回归理性竞争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过去一周内,已有湖北省、陕西省、云南省以及北京、青岛、大连、大同、重庆、深圳等超10个省市的餐饮行业协会陆续发布相关倡议书,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近期,外卖平台之间的补贴大战愈发白热化,而非理性竞争早已引起多方关注。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图源:澎湃新闻
截至目前,多个行业协会共同呼吁三大平台停止非理性补贴,建设合理定价机制,保障公平竞争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联合制定运营公约,摒弃短视博弈,共同实现餐饮生态长效繁荣。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外卖消费者常用外卖平台情况中,饿了么占比最高,达到62.92%,远超其他平台,显示其在中国外卖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团外卖紧随其后,占比56.01%,与饿了么竞争激烈。小镇外卖占比25.06%,位列第三,表现不俗。乐外卖占比21.23%,禾适外卖占比13.04%,壹达外卖占比6.91%,跑腿快车占比6.14%,均有一定市场份额。其他平台占比仅3.58%,市场影响力较小。整体来看,饿了么和美团占据外卖市场主导地位,小镇外卖、乐外卖等平台也有一定竞争力。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平台信誉是消费者选择外卖平台时最看重的因素,占比达到51.15%。其次是用户评价,占比47.06%,说明消费者对其他用户的评价非常重视。外卖产品丰富度占比42.20%,位居第三,表明产品多样性对消费者选择平台有较大影响。配送费和客服响应速度分别占比37.85%和37.08%,配送速度也受到消费者关注。用户界面易用性占比7.93%,其他因素占比3.58%,这些因素相对较低,对消费者选择外卖平台的影响较小。
行业协会的倡议和监管部门的介入,标志着外卖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化发展转变。未来,平台应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优化配送体系,提升商家和骑手的权益保障,而非依赖“烧钱”抢占市场。只有摒弃恶性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多方共赢,推动餐饮生态的长效繁荣。
外卖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单纯的补贴难以持续。平台需在技术创新、服务优化和行业协作上寻找新增长点,让竞争回归理性,共同构建更健康、可持续的外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