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2021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万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余晓晖表示,按照网络发展的传统规律看,2020~2024年是5G网络规模建设期,2025年~2028年将是完善期,2029年左右开始引入6G。
2019年10月,我国在全球率先启动5G商用。如今,中国累计建成71.8万5G基站,中国的5G建设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背后,是通信业“共建共享”的成果。
5G定义:标志性能力指标与一组关键技术
5G即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其中字母G代表generation(代、际)。据IMT-2020(5G)推进组,5G可由标志性能力指标和一组关键技术来定义。其中,标志性能力指标指“Gbps用户体验速率”,一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架构。
全球5G价值链产出与就业端矩阵分布
中国5G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提供百万就业机会
中国5G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自2020年正式商用起,预计5G带动直接经济产出0.5万亿元,间接经济产出达1.2万亿元;至2025年,预计5G带动直接经济产出3.3万亿元,间接经济产出达6.3万亿元;至2030年,预计5G带动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间接经济产出达10.6万亿元。在就业机会方面,预计2020、2025、2030年 5G商用将分别直接贡献0.5、3.5、8.0百万个就业机会。
超七成网民看好5G技术未来发展
消费者洞察侧面体现了5G行业的发展深度,或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5G可能对社会和商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73.0%的中国受访网民看好5G技术未来发展,持相反态度的中国受访网民占10.0%。
智能制造、车联网、无线医疗成网民关注热点领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受访网民期望未来5G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车联网和无线医疗等方面。智能制造、车联网和无线医疗是5G技术主要的行业场景应用,云VR/AR、社交网络和无线家庭娱乐等主要是个人场景应用。
5G将助力传统行业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中国5G产业发展总结及发展趋向
1、5G拉动相关产业经济价值,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政策扶持和5G技术日益成熟的影响下,中国5G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从规划环节、建设环节、运营环节到应用环节各个不同产业链相关企业2018年第三季度营收均超亿元,实现同比增长,智能制造、车联网、无线医疗等5G技术应用领域频获资本青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5G临时牌照发放和商用步伐的加快,未来中国5G产业在带动中国经济产出、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5G融入多项技术,驱动传统产业变革,智能制造、智慧出行或成为最新战场
高性能、低延时、大容量是5G网络的突出特点,5G技术的日益成熟开启了互联网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技术,5G已成为推动交通、医疗、传统制造等传统行业向智能化、无线化等方向变革的重要参与者。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发展切合了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的无线网络应用需求,其高性能、低延时的特点也满足了无人驾驶等垂直领域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智慧出行将成为5G技术发展的最新战场。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点击浏览完整版↓↓↓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需要审核后进行展示,请勿重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