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高技术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工科专业报考持续“高热”
近一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高速发展,高技术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科技类专业持续火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稳居报考榜首。而整体就业市场形势的紧张也让就业稳定的专业报考热度上涨,如师范类专业因“公费师范生”政策受追捧。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需精准把握高校多元选拔机制(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职业规划科学制定志愿方案,以提升目标院校录取成功率。
中国前景行业分析:人工智能(二)
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和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126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6885亿美元。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仅110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增长至726亿美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芯片领域的高速增长凸显中国在AI领域的战略发展潜力,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升级将驱动人才需求激增,促使高考生及家长更倾向选择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等前沿学科,以适配未来产业变革需求。
工科需求高,芯片软件领域有挑战
数据显示,2024年秋招中,招聘需求量最大的岗位为后端工程师岗位,其次为软件工程师与测试工程师。招聘难度最大的岗位为IC设计工程师和FAE工程师。当下招聘市场对工科需求量较大,尤其在芯片制造与软件技术行业。由于专业技术壁垒较高和人才稀缺,存在着较大的招聘需求和难度。
大数据:央国企青睐院校和专业(一)
近年来,国资委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央国企校招岗位数量同比增长约4.1%。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传统能源央企招聘量稳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信企业因 5G 建设加速扩招 15%。国家电投、中国商飞等企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 50%,核心研发岗普遍要求博士。
中国学位点动态调整变化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2024年已完成专业调整新增1673个、撤销1670个。已有一批高校据此完成了2025年的调整计划。
2024年,中国总人口已达140828万人,职场人数持续保持增长,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正经历着指数级革新,由此引发的产业变革深刻重塑着全球人才格局。考生在规划升学路径时,可考虑将个人发展坐标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深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