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上市的AI公司?传旷视科技上市日期渐近,或将赴港上市

艾媒报告|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商业应用篇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包括:新松、图灵机器人、小i机器人、蚂蚁金服、来也、度秘、中智科创、海康威视、海尔、联想、出门问问、百度、阿里妈妈、京东、阿里巴巴、今日头条、大立科技、中国移动、艾媒咨询集团、海鑫科金、数据堂、数多多、明略数据、阿里云、华为、腾讯云、腾讯、云知声、科大讯飞<br/><br/>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根据中国国务院规划,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

艾媒报告|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商业应用篇 精品决策

   艾媒网获悉,据自媒体“ CV智识”消息,旷视正筹备于今年之内赴香港上市,并积极考虑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一位旷视内部人员透露称,“旷视目前距离上市已非常接近。”

  自2019年起,不断有香港媒体曝出旷视与各家投行协商赴港IPO事宜。据路透社香港报道,旷视已邀请花旗、高盛和摩根大通等三家投行参与其赴港IPO。据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旷视IPO初步日期定在7月份。

  旷视于2019年5月初公布其最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7.5亿美元,此次融资将使得旷视的估值从之前的10亿美元提升至超过40亿美元。而在旷视今年融资之前,彭博社也曾报道旷视正在为香港IPO筹集资金,筹资规模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

  自港交所去年引入“同股不同权”上市制度后,小米及美团先后通过此股权架构上市,但之后再未出现其他“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

  旷视于2017年10月底完成C轮4.6亿美元融资后,创始人兼CEO印奇曾发表对于公司上市的看法。在印奇看来,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会有纯深度学习,或纯人工智能的公司走上资本市场。“这是会发生的,我们希望我们会是第一个。”印奇表示。

  资料显示,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10月,是世界最早一批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人脸识别产品商用的人工智能企业。成立7年以来,围绕其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通过AI+IoT战略布局,旷视科技已在手机人脸解锁、征信行业身份认证、安防系统疑犯追踪、物流智能机器人仓库、新零售行业无人店铺等领域实现产品落地。

  在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举办的“2019艾媒之夜暨新经济行业发展趋势论坛”上,旷视科技还获得了“2018中国年度最佳人工智能企业”的荣誉。

  不过,最近两年,旷视将其业务重心从安防转移到了物联网、机器人和智慧城市领域,并建立了自己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河图。不仅如此,旷视还投资了包括鲸仓科技、艾瑞思机器人和Video++在内的几家物流机器人和文娱传媒公司。上述举动显示出其落地已逐步从安防领域转移到更多其他领域。

  但据旷视员工透露,“我觉得只是附加的,安防还是挣了大部分的钱。”现在的技术落地“切入的还是安防”。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安防行业总收入将于2020年达到80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安防领域向更智能、更可靠、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与安防技术的结合将使安防产品更加便捷可靠,智慧安防将成为安防市场的主流产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安防产品的进一步结合,智慧安防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根据规划,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应用水平将发展至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拥有较好的融资环境与政策环境。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深入发展,技术商品化的进程完成,人工智能产业将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报告内容显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生态较好,涵盖应用层、技术层以及基础层。

 在未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向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是在世界领先的。从技术层面分析,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和论文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从资本层面分析,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对国内外的资本均有较大的吸引力,尤其是研发能力较强的几个独角兽企业吸引到了资金额较大融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将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更好地发展。

  除此,人工智能技术可产业化的方向较多。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都在金融、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落地,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自动程序设计等领域也将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得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发展前景向好。

艾媒报告|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商业应用篇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包括:新松、图灵机器人、小i机器人、蚂蚁金服、来也、度秘、中智科创、海康威视、海尔、联想、出门问问、百度、阿里妈妈、京东、阿里巴巴、今日头条、大立科技、中国移动、艾媒咨询集团、海鑫科金、数据堂、数多多、明略数据、阿里云、华为、腾讯云、腾讯、云知声、科大讯飞<br/><br/>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根据中国国务院规划,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

艾媒报告|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商业应用篇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