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充电桩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与结构优化并重的新阶段。根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482.3台,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 精品决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能源经济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汽车出行中国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 车辆及道路交通 用数据说话
  • 报告节选
  • 报告目录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充电桩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与结构优化并重的新阶段。根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482.3台,预计2025年将达到654.3万台。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显示了中国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积极努力。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充电桩保有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能接受的寻找充电桩时长中,占比最高的是“20-40分钟(含40分钟)”,达到54.17%;其次是“40-60分钟(含60分钟)”,占比为25.15%。此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期望中,占比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充电价格降低(36.61%)、“汽车充电宝”能普及使用(36.01%)和充电效率更高(34.08%)。整体来看,消费者能接受的寻找充电桩时长集中于1小时以内,这为充电桩网络布局与寻桩系统优化提供了明确指引。未来行业需通过加密网点覆盖、推进充电价格市场化调控、加速移动补能技术落地及升级快充设备,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中国充电桩行业将沿“规模扩容、技术升级、布局优化、生态协同”逻辑加速演进。政策驱动下,充电设施数量将实现“三年倍增”,乡镇及农村地区实现全面覆盖,破解布局不均衡问题。技术层面,行业将朝大功率快充与双向充放电(V2G)等方向迭代,既满足用户快速补能需求,也支持电网互动。同时,行业将强化智能调度与价格市场化调控,聚焦用户对效率、成本的核心诉求,推动充电桩从孤立设施升级为智慧能源网络节点,形成“全域覆盖+高效便捷+生态联动”的发展格局,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筑牢支撑。(《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完整高清PDF版共41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Amid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s accelerating shift towards electrification, China's charging pile marke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characterized by both rapid growth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port "2025 China Charging P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nsumer Survey Data" released by iiMedia Research, a leading third-party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agency for the new economy, the number of public charging piles in China reached 4.823 million in 2024 and is expected to reach 6.543 million in 2025. This growth not only refle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 but also demonstrates China's active efforts in promoting the green energy transi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subsidy policie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growth rate of charging pile ownership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t is expected that in the coming years, wi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olicy support, the number of public charging piles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grow rapidly.

  In terms of the acceptable time for Chinese consumers to find a charging pile in 2025,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s "20-40 minutes (including 40 minutes)", reaching 54.17%; followed by "40-60 minutes (including 60 minutes)", accounting for 25.15%. Additionally, the top three expectations of consumers for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s are, in order, lower charging prices (36.61%), the widespread use of "car power banks" (36.01%), and higher charging efficiency (34.08%). Overall, the acceptable time for consumers to find a charging pile is concentrated within one hour, providing clear guidance for the layout of the charging pile network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harging pile search system. In the future, the industry needs to increase the density of charging points, promote market-based regulation of charging prices,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charging technologies, and upgrade fast-charging equipment to precisely match user demands.

  Analysts from iiMedia Research believe that in the future, China's charging pile industry will accelerate its evolution along the logic of "scale expansion,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ecological synergy". Driven by policies, the number of charging facilities will double in three years, achieving full coverage in towns and rural areas and resolving the issue of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Technologically, the industry will iterate towards high-power fast charging and bidirectional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V2G), meeting users' demands for rapid energy replenishment while supporting grid intera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ustry will strengthen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and market-based regulation of prices, focusing on users' core demands for efficiency and cost,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arging piles from isolated facilities to nodes of a smart energy network, and forming a development pattern of "full coverage +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 ecological linkage", providing a solid support for the growth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iiMedia Research |China's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nsumer survey data in 2025” full version has 41 pages,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to download the report)

  2012-2025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及预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482.3万台,预计2025年将达到654.3万台。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显示了中国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积极努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充电桩保有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2025年中国消费者日常给汽车充电的方式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日常给汽车充电方式中,占比前三的分别是就近的公共充电站,占比37.05%;小区的公共充电桩,占比35.57%;便携充电(有插座即可充电,随用随充),占比32.5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公共充电设施,其中就近的公共充电站占比最高,说明消费者对充电便利性有较高要求。未来行业需持续优化公共充电效率,完善社区充电桩布局,同时提升便携充电产品的安全性与功率,以匹配多样化补能需求。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充电相关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充电相关问题中,占比最高的是“充电桩数量少”,达到37.35%;排名第二的是“充电桩被占用”,占比为34.23%。“充电费用过高”占比33.4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充电体验,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建议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优化充电桩布局,提高充电桩使用效率,以提升消费者的充电体验。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当前的充电桩APP存在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当前充电桩APP存在的前三个主要问题分别是:不显示充电桩的损坏状态,占比43.35%;信息系统有缺陷、使用状态不准确,占比38.65%;信息更新不及时,占比36.4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前充电桩APP暴露的核心问题高度集中在信息可靠性层面,平台服务的竞争重心应从“数量覆盖”转向“质量可信”,夯实数据准确性与实时性,是提升用户体验、建立行业信任的关键。

  2025年中国消费者假期出行途中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假期出行途中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分布中,31-60分钟占比最高,达到52.98%;其次是61-90分钟,占比为31.88%;30分钟及以下占比为8.94%,位列第三。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四成的消费者充电时间在60分钟以上,说明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效率仍有待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假期出行需求。

  2025年中国消费者假期出行使用充电桩时影响使用体验的因素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假期出行使用充电桩时影响使用体验的因素中,占比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排队时间过长,占比39.22%;停车费较贵,占比36.24%;安全性问题,占比35.5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排队时间过长、停车费较贵及安全性问题三大因素跻身体验痛点前三,行业需通过加密充电桩布局、推进智能调度减少排队,联动停车场优化收费模式,同时强化设备巡检与安全防护,以解决核心痛点。

  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分布式移动充电的优势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分布式移动充电的优势中,占比最高的是“方便快捷,不需要到指定充电桩,停车场就能充电,实现更便捷的‘桩找车’”,达到了56.90%。其次是“为电网运行提供削峰填谷、调频调峰,有序充电,紧急支撑等调配服务”,占比为48.38%。第三位是“操作简单舒适,减少排队时间,提高充电效率”,占比为43.1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对分布式移动充电的优势认知主要集中在便捷性和电网调配服务上,其中“桩找车”的便捷性最受青睐。整体来看,消费者对分布式移动充电的便捷性和电网调配功能有较高的认可度。

  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期望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期望中,占比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充电价格降低(36.61%)、“汽车充电宝”能普及使用(36.01%)和充电效率更高(34.0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期望主要集中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普及度三个方面。这反映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对充电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充电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充电桩企业需要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优化布局等方面入手,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完整版报告共41页,点击下方链接可直达完整版报告。点击这里即刻探索艾媒报告中心,更多行业报告解码商业趋势,助您精准决策!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充电桩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与结构优化并重的新阶段。根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482.3台,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调查数据 精品决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能源经济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与用户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汽车出行中国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 车辆及道路交通 用数据说话

关于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始于2007年,是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拥有独立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秉承“用数据让所有决策都有依据”的使命,艾媒聚焦新技术、新消费及新业态,通过“大数据挖掘+研究分析”双引擎,以商业趋势、消费洞察、市场地位三大产品为核心,服务客户的整个成长周期,为客户业绩增长导航。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是艾媒咨询旗下全球新消费品牌评价机构,依托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品牌信息及购物消费指南。艾媒咨询依托深度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持续输出兼具数据支撑、观点洞察与理论深度的高质量研究成果。通过打造“数据+策略”的双重价值体系,艾媒咨询每年为客户提供公开及定制化新经济前沿报告超2000份,覆盖食品、饮品、餐饮、家电、家装、汽车、鞋服、医药、美妆、宠物、母婴、信创、数娱、AI、科技、金融等传统核心行业,以及国潮经济、跨境电商、夜间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及新业态重点赛道。其中,定制化报告服务精准对接客户个性化需求,从市场趋势研判、竞争格局分析到增长路径规划,为企业在战略决策、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品牌背书等关键环节提供科学依据,洞见增长新坐标。艾媒咨询的数据报告、榜单、分析师观点累计被全球主流媒体、期刊、论文及行业研报、上市企业财报等引用超过5000万次,覆盖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约二十种主流官方语言,具有强大影响力。

艾媒是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优秀重点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省大数据骨干培育企业、广州市创新标杆企业、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入库企业、广州市“两高四新”企业。基于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 ,艾媒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宏观数据、商业趋势、市场进入、竞争情报、商情舆情、消费行为、销售数据及营销效果等多维度的线上、线下大数据监测与分析体系,累计成功为超过3800家政企机构提供常年大数据咨询服务。艾媒也是广州市建设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研究课题、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项目等重大课题的承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