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 | 2025-2026年中国水产行业现状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 报告节选
- 报告目录
中国水产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传统养殖模式逐步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循环水养殖、深远海养殖等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水产品的需求增长明显,预制菜等加工产品成为新增长点。行业同时面临环保压力加大、养殖成本上升等挑战,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产业链整合加速,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出口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整体来看,水产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将成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2026年中国水产行业现状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呈现鲜明特征:超七成消费者偏好粗加工及生鲜/冷冻产品,反映出市场对食材新鲜度和原汁原味的追求,这要求企业必须强化冷链物流建设并规范加工标准;与此同时,即食零食类深加工产品凭借便捷性、口感和营养优势,以70.9%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类,充分契合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消费需求。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水产行业需把握消费升级与技术变革的双重机遇,在保障传统产品品质的同时,加快深加工产品的创新研发。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个性化、健康化的水产零食及预制菜品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行业应通过构建从养殖到销售的数字化全链路,提升产品溯源能力和供应链效率,在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艾媒咨询 | 2025-2026年中国水产行业现状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63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China's fishery industry is at a critical stag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models are gradually shifting toward greener, smarter, and more digital approaches, with technologies like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RAS) and deep-sea farming seeing increasing adoption. As consumption upgrades, demand for high-quality, high-value-added aquatic products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with processed items like ready-to-eat meals emerging as a new growth driver. However, the industry also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ris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and increasing farming costs, making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shared priority.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s accelerating, with leading companies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technological upgrades and brand building. Amid a complex and volatile global trade environment, exporter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emerging markets. Overall, the sector is transitioning from scale expansion to quality-driven growth, wi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set to shape its future di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2025-2026 China's Fishery Industry Status and Consumption Trend Insight Report” released by iiMedia Research, a third-party global new-economy industry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firm,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aquatic products exhibit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ver 70% favor minimally processed or fresh/frozen products, reflecting a market demand for freshness and original flavor—prompting companies to strengthen cold-chain logistics and standardize processing practices. Meanwhile, ready-to-eat snack-type deep-processed products, valued for their convenience, taste, and nutritional benefits, dominate as the most popular category at 70.9%, aligning well with modern fast-paced lifestyles.
iiMedia Research analysts suggest that China's fishery industry must seize the dual opportunities of consumption upgrades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While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products, it should accelerate R&D in deep-processed innovations. As Gen Z becomes the core consumer base, personalized and health-oriented aquatic snacks and prepared dishes will gain further traction. The industry should establish a fully digitalized supply chain—from farming to sales—to enhance traceabili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y meeting diverse consumer demands.(“iiMedia Report | 2025-2026 China's fishery industry status and consumption trend insight report” full version has 63 pages,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to download the report)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中国水产行业发展态势向好,2026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2576亿元
近几年,中国水产行业稳步发展,产量逐年递增,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66.00万吨。其中,水产预制菜作为行业创新赛道,规模增长显著。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水产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1595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2576亿元。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富含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符合人们对健康和饮食的需求,这将持续带动水产行业供应端的增长。
热点调研:粗加工与生鲜/冷冻水产品受青睐,超七成消费者常购买即食零食类水产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水产品品类选择中,粗加工和生鲜/冷冻水产品购买比例均超过70%,体现消费者对水产品新鲜度及食材原始口感的需求。企业需完善冷链物流保障生鲜/冷冻品鲜度,同时规范粗加工标准以提升品质稳定性。即食零食类为最受欢迎的深加工水产品品类(占比70.9%),因携带方便、口感良好、营养丰富,契合现代消费者生活需求,市场优势显著。
趋势分析:水产行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朝着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
在消费升级与政策的驱动下,水产预制菜产业迅猛扩张,成为产业延伸的核心引擎;小龙虾、三文鱼等特色及高附加值的品种养殖,凭借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环保政策趋严推动循环水养殖等绿色技术普及,养殖模式加速向可持续转型;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融入养殖全链条,随着5G的普及与成本下降,将从大企业逐渐向中小养殖户渗透,全面提升行业效率。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节选)第一章 中国水产行业发展背景
中国水产行业定义及分类
水产行业是指涉及水产品的生产、养殖、捕捞、加工、贸易及相关服务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产业,包括海洋水产业和淡水水产业,涵盖从水域中获取和养殖水产品到产品加工及销售等环节。水产/水产加工品分类有鲜活品、冷冻品、干制品、腌制品等。水产行业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加工业、贸易和流通业、服务业。
中国水产行业运行环境分析:社会(二)
数据显示,2015-2024年餐饮行业较有起伏,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为53806亿元,上升3.7%,餐饮行业短期内将有所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55635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回升与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叠加个性化需求释放、智能化运营深化、预制菜渗透加速及中西餐饮融合趋势,餐饮行业增长动能将进一步释放。
(节选)第二章 中国水产行业发展核心数据分析
中国水产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中国水产行业产业链上游:水产品总产量
近几年,中国水产行业稳步推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15-2024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逐年递增,2024年达7366.50万吨,居民对水产品需求提高将持续带动供应端的增长。目前,水产品加工行业产品类型较多,有鱼类制品、虾蟹制品、海产干制品和罐头等。
中国水产行业产业链中游:虾滑销售情况
近年来,餐饮行业火速发展,“火锅热”带动虾滑、炸虾等日常消费需求量增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30.6%的消费者偏好选择虾滑作为火锅食材,虾滑在火锅市场上有较高的需求。随着火锅品类的发展壮大,虾滑中西新场景纷纷涌现,单品供应链企业悄然崛起,不断打造“高性价比”单品虾滑,如良德源、国联水产的虾滑已成为品牌优势单品。虾滑需求量持续攀升,入局企业渐多,但市场较分散,头部企业市占率仍较低。
2026年中国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2576亿元
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以来,预制菜概念持续火爆,各水产企业纷纷入场布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及水产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分别达4850亿元及1595亿元,预计2026年分别达7490亿元、2576亿元。水产品工业化、食品化发展趋势明显,水产品向食品产业链延伸,其预制化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价值链,水产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中国水产行业产业链下游:水产品批发价走势
数据显示,2022-2025年中国水产品加权平均批发价走势整体呈现明显波动特征。从季节性角度,每年均会因消费淡旺季、水产养殖周期(如投苗、收获节点 )、伏季休渔等因素造成价格波动。整体价格虽有波动,但在较长周期里,围绕一定中枢震荡。这反映出水产品市场供需存在动态平衡,供应端(养殖、捕捞、加工 )与需求端(餐饮、零售、家庭消费 )的博弈,使得价格不会持续单边上涨或下跌 。
(节选)第三章 中国水产品消费者调研洞察分析
中国水产品消费者画像
粗加工与生鲜/冷冻水产品受青睐程度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水产品品类选择中,粗加工水产品和生鲜/冷冻水产品购买比例均超过70%,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消费者对于经相对基础、简单加工处理的水产品接受度较高,这类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水产品新鲜度、食材原始口感等的需求;其次是深加工水产品,占比40.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根据市场导向,企业应聚焦消费者对基础加工水产品的需求,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保障生鲜/冷冻水产品从产地到终端的新鲜度。同时,规范粗加工环节标准,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 。此外,虽然深加工水产品占比相对较低,但企业仍应关注其市场潜力,适时开发新产品。
即食零食类为消费者最常选购的深加工水产品品类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即食零食类为消费者最常选购的深加工水产品品类,占比70.9%,其次则为罐头类(56.7%)与调味品类(51.6%)。近九成(89.2%)受访者表示购买过即食零食类的深加工水产品,该类产品凭借便捷性(开袋即食、便于携带)、良好的口感体验及营养丰富等特点,契合现代快节奏生活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市场上占据显著竞争优势。
(节选)第四章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案例研究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三都港(企业概况)
三都港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集水产品研发、育苗、养殖、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专业打造宁德大黄鱼品牌,专注海洋食品消费市场发展。品牌产品以大黄鱼为核心,同时覆盖鳗鱼、海鲈鱼等品类,满足集采、餐饮、家庭等客户的不同需求。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三都港(品牌实力)
为打造优质健康、便捷美味的大黄鱼产品,三都港构建了集育苗、养殖、加工、冷藏、销售及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确保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品质可控。其拥有300亩苗种繁育基地、超35000㎡无尘生产车间、20000m2现代化冷库,年加工水产品超5万吨。2024年,其大黄鱼销量位居全国第一[1]。三都港拥有近百项专利,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持续推动技术升级。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三都港(产品优势)
三都港的核心产品以安全、便捷和高品质著称。其中,去刺黄花鱼柳采用人工拔刺+X光探照复检双重工艺,确保安全,精选鱼中段肉质厚实,高蛋白,开袋即烹,适合宝宝辅食及营养补充;炭烤蒲烧鳗鱼则坚持传统炭火烤制(400℃高温),结合活水去腥、冰镇宰杀和四重烤制等工艺,鱼肉鲜嫩入味。IQF急冻锁鲜技术保留现烤风味,微波加热3分钟即可享受软糯香甜的蒲烧鳗鱼。两款产品均依托全产业链把控,兼顾健康与便捷。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蹦蹦鱼(企业概况)
何氏蹦蹦鱼(佛山)生态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创立于2017年,以“智慧渔业,美味人生”为企业使命,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以客户为先作为企业价值观。2020年起,根据公司战略规划,蹦蹦鱼聚焦鱼片行业大单品赛道,从产业链源头做起,形成集育种、养殖、暂养、研发、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全链条运作模式。蹦蹦鱼食品产业园是佛山最大的水产品加工项目,总占地面积300亩,每日总产能达250万斤。2024年,蹦蹦鱼完成A轮融资,代表着作为广东全产业链水产食品企业,蹦蹦鱼在水产加工行业赛道上取得又一里程碑式进展。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蹦蹦鱼(产品竞争力)
蹦蹦鱼专注水产品加工,秉持高起点、高标准定位,通过活鱼现切、液氮锁鲜工艺,让产品品质更有保障。在B端,蹦蹦鱼主打免浆系列(黑鱼片、鲈鱼片、巴沙鱼片等)、开背系列(海鲈鱼、加州鲈鱼、巴沙鱼、鮰鱼)、牛蛙系列,不断满足连锁餐饮、新零售平台、社区及KA卖场等各类客户对定制化、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在C端,以金汤酸菜鱼、金汤牛蛙块为代表的组合装系列,凭借其方便快捷、营养美味的优势,已成为深受市场欢迎的热门产品。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蹦蹦鱼(品牌营销)
蹦蹦鱼构建起短视频宣传体系,通过主流短视频平台广泛触达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步布局线下户外广告与门店场景营销,形成线上线下传播合力。同时,开发并赋能经销渠道,带动下游1000多个经销商,与众多水产批发市场、超市及社区合作。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良德源(企业概况)
北海宏方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以海水养殖、水产品研发和加工为主的水产企业,主营虾滑、虾仁、虾肠、虾饼、整虾、虾球等虾类食材;旗下拥有“良德源”“宏方虾滑”“渔飞渔”等自主品牌,是国内同行业综合规模、产业链条最为完整的大型水产企业之一。公司现有3座国际标准加工厂,工厂占地面积超100000平米,虾类养殖基地5000余亩,全国线下直营门店超200家。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良德源(销售渠道)
良德源构建了覆盖全国、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网络与营销体系。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区、117座城市布局超200家直营店,形成密集的终端销售网络;配套前置冷链仓,实现“工厂→直营店→餐饮店”的一站式冷链配送,确保产品新鲜直达。电商平台全覆盖,2022年线上销售增长率超300%;在抖音、小红书、快手等7大内容平台构建营销矩阵,运营一年品牌曝光量破亿。
中国水产行业典型企业研究:良德源(主营产品)
良德源作为鲜甜虾滑开创者[2],主打“鲜甜虾滑”差异化定位,通过高虾含量+技术创新构建竞争壁垒,持续引领虾滑品类升级。其虾滑产品覆盖火锅、家庭烹饪、儿童辅食等多场景,适用汤品、铁板、香煎、蒸煮、西餐、烘焙等多烹饪方式。其合作川妹、四季椰林等近100家百强火锅品牌,覆盖10万+餐饮店。
(节选)第五章 中国水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最后,报告从水产行业消费趋势、养殖模式、技术应用等方向,对中国水产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水产行业在消费升级需求、政策支持引导、绿色生态与数智化技术推动下,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拓展,产业延伸与品类升级空间广阔。从产业侧观之,预制菜爆发式增长、特色高附加值品种养殖崛起为核心增长极;发展重心正从“传统养殖生产”向“以多元需求为导向的全链条升级”转移,未来需在生态养殖落地、预制菜创新迭代、数智化养殖普及等维度实现突破,在产业增效与消费满足的协同中,推动水产行业完成现代化转型。
本文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艾媒咨询 | 2025-2026年中国水产行业现状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完整版报告共63页,艾媒智库会员点击文末下方链接可直达完整版报告。
关于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始于2007年,是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拥有独立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秉承“用数据让所有决策都有依据”的使命,艾媒聚焦新技术、新消费及新业态,通过“大数据挖掘+研究分析”双引擎,以商业趋势、消费洞察、市场地位三大产品为核心,服务客户的整个成长周期,为客户业绩增长导航。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是艾媒咨询旗下全球新消费品牌评价机构,依托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品牌信息及购物消费指南。艾媒咨询依托深度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持续输出兼具数据支撑、观点洞察与理论深度的高质量研究成果。通过打造“数据+策略”的双重价值体系,艾媒咨询每年为客户提供公开及定制化新经济前沿报告超2000份,覆盖食品、饮品、餐饮、家电、家装、汽车、鞋服、医药、美妆、宠物、母婴、信创、数娱、AI、科技、金融等传统核心行业,以及国潮经济、跨境电商、夜间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及新业态重点赛道。其中,定制化报告服务精准对接客户个性化需求,从市场趋势研判、竞争格局分析到增长路径规划,为企业在战略决策、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品牌背书等关键环节提供科学依据,洞见增长新坐标。艾媒咨询的数据报告、榜单、分析师观点累计被全球主流媒体、期刊、论文及行业研报、上市企业财报等引用超过5000万次,覆盖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约二十种主流官方语言,具有强大影响力。
艾媒是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优秀重点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省大数据骨干培育企业、广州市创新标杆企业、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入库企业、广州市“两高四新”企业。基于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 ,艾媒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宏观数据、商业趋势、市场进入、竞争情报、商情舆情、消费行为、销售数据及营销效果等多维度的线上、线下大数据监测与分析体系,累计成功为超过3800家政企机构提供常年大数据咨询服务。艾媒也是广州市建设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研究课题、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项目等重大课题的承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