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人形机器人产业,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哪?丨广东向“新”力

艾媒咨询 | 2023年中国AI数字人产业研究报告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各行业对AI数字人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AI数字人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为120.8亿元,同比增长94.2%,预计2

艾媒咨询 | 2023年中国AI数字人产业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约三个月前,身长1.7米的Walker S缓步迈入港交所舞台中央,它手执红锤,敲响了铜锣——“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诞于深圳;

  不到一年前,黄埔区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强强联合,决定在黄埔布局一所集科研、转化、育才于一体的超级机器人研究院;

  2022年底,达闼机器人来到广州开设了分公司,将机器人派驻知识城园区从事巡逻、清洁、迎宾引导等服务,打造出一个广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试验场……

  这三个场景,分别体现了资本界、产业界、科研界与政界对新赛道高涨的热情。“人形机器人”这一长期浮于科幻话题里的词条,徐徐演进出了一条落向现实的通道。这个落点,首先在粤港澳大湾区。

  对粤港澳大湾区而言,人形机器人链条各环本就深度嵌入其产业格局与应用场景,尤其是作为人形机前身之一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已达16.88万台(套),占全国三分之一,优势基础已经奠定。在此背景下,切入新赛道恰逢其时。

  但面对一项尚处在产业化初期的行业,大湾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内普遍认为,补齐相对缺链的整机环节,加速搭平台、建生态,将是有效的着手点。

  上游生态完善,下游场景“喊渴”

  人形机器人已成为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下的角逐焦点;去年11月,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把其定义为将“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的新一代颠覆性产品。

  把人形机器人这条产业链平铺开来,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人工智能、新材料……繁杂庞大的体量使其被认为是继新能源汽车后,产业链最长的产品。

  而恰巧,上述链条中的大部分都踩中了湾区强项,与广东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高度重叠。

  尤其是,支撑人形机器人“大脑”运转的人工智能产业,大湾区的发展已突飞猛进,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核心企业占全国四分之一,落地了全国超12.9%的大模型。超级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俞祝良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同人形机器人已密不可分,空有骨架而缺失大脑人形机器人,只会沦为机器;人形机器人也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最好载体之一。

  同时,从下游应用场景来看,《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规划的三大重点场景应用,都处在大湾区的“舒适圈”中。

  以民生和制造业领域为例,前者受益于高水平的人口密度和消费能力,并与家电、3C等科技消费品产业优势叠加;后者则依托全国最大的制造业体量为人形机器人商用开辟了空间,尤其是汽车总装等非结构化生产环节将迎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上中游生态骨架趋于完善,下游应用场景频频“喊渴”,应该说,大湾区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在了一个恰逢其时的节点上。

  在此基础上,前有优必选赴港上市,后有达闼机器人等外省企业大举开拓湾区市场。达闼机器人副总裁、广州分公司总经理王恩玺称,大湾区将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市场,来粤发展也是出于近应用场景布局的考量。截至目前,广东全省共有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39家,在全国居首。

  相应地,政策也已介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逐渐从市场自发转为政府有序引导。

  在省级层面,今年2月,广东发布了五大未来产业集群的培育计划,人形机器人赫然在列,其中提出实施“人形机器人工程”,力争2—3年内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核心组件安全供给。

  此前,深圳市最早在《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中提出,开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依托河套、前海等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优势,开展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2023年,《佛山市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东莞市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相继发布,均对人形机器人进行了布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湾区九市中,已有至少三地市发布了针对性政策文件。

  同原有产业基础呼应,各地侧重点各有差异。广州将加快推动面向汽车、船舶、航空等高端制造业的集成应用;深圳重点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深度融合;东莞则依托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重点培育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

  如今,人形机器人尚站在产业化初期,随着其深入发展,各地必将继续加大力度。

  “市场蜂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同时,政策应当给予有序的引导。”俞祝良表示,应当引导各地差异化布局,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把钱花在小型大扭矩机器人关节、智能运动控制等关键部件和环节的“刀刃”上。

  以生态平台实现协同创新

  完备的产业链的另一端,却是原始创新的“跛脚”。

  业内普遍认为,相比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上仍需要追赶。超级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俞祝良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尤其在基础科研层面,广东高校中相关人才、项目的积累并不算多,重点技术也相对分散。

  这一短板在R&D经费结构中也得到了印证。2022年,广东以4412亿元的R&D投入领跑全国,但其中,基础研究的经费仅占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人形机器人这样的未来产业而言,原始创新的相对弱势必然形成掣肘。

  此外,从上海提出将争取人形机器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到北京发出“全国人形机器人生态联合体”,多地实践也已表明,新一轮产业科技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技术或产品的较量,而更多是创新生态的比拼。这就意味着,寻找适宜的牵头者,搭建可供协同创新的生态平台变得非常迫切。

  超级机器人研究院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俞祝良介绍,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的使命囊括科研与转化,将面向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问题实施突破,并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转让;企业孵化是研究院实施成果转化的另一形式,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的孵化方案制定出来,预计今年便会孵化落地。

  同时,通过本硕博贯通和产研结合的“珠峰班”机制,超级机器人研究院有望成为大湾区人形机器人技术人才与企业家培养的一处高地。“研究院更本质的作用在于,提供了一个产研稳定、紧密合作的平台。”他解释,此前,校企合作更多以横向项目为载体,持续性较差;而依托研究院,各方之间长期性、结构性的合作有望推进开来,形成协同开发、利润共享的机制。

  平台搭建的另一条思路是发挥产业界主体作用,由龙头企业牵头向上游整合资源。

  从大湾区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培育骨干企业都被视为重点工作。以《广东省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为例,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引导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其集聚。

  王恩玺认为,产业链条完善是大湾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核心优势,但就部分地市而言,整机企业尚未成型,须尽快导入和培育,“在广州,达闼希望能发挥‘链主’作用,牵头组建一个产业创新联合体”。

  事实上,其开发的海睿云端机器人操作系统已在释放平台效应,该云端大脑目前面向高校及上下游生态伙伴开放,支持后者围绕机器人研发进行建模、训练。

  “目前,人形机器人通往现实的路上,主要技术障碍已有突破,剩余更多的是面向应用场景持续迭代、优化。”王恩玺表示,接下来的研发一定会面向场景应用,这意味着上下游必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生态平台必不可少。

艾媒咨询 | 2023年中国AI数字人产业研究报告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各行业对AI数字人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AI数字人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为120.8亿元,同比增长94.2%,预计2

艾媒咨询 | 2023年中国AI数字人产业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