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看懂中国体育消费产业链:新政释放消费潜力,产业迎来“黄金五年”(附58家企业名单)

2025-2030年中国体育用品出海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

艾媒咨询研究院深入调研相关企业以及投资人士,结合国内外案例,依据艾媒北极星监测系统、草莓派用户调研中心的相关数据和预测模型,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度洞悉,推出了《2025-2030年中国体育用品出海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报告对行业区域发展、企业经营、行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

2025-2030年中国体育用品出海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
加拿大体育用品市场发展概况及消费行为洞察数据 加拿大体育用品市场发展概况及消费行为洞察数据 服装和鞋子德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状况及细分体育运动用户行为洞察 德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状况及细分体育运动用户行为洞察 服装和鞋子英国体育用品市场运行状况及流行运动品牌市场数据 英国体育用品市场运行状况及流行运动品牌市场数据 服装和鞋子 用数据说话

  5分钟让你看懂产业链上中下游!

  今天开启中国体育消费产业链板块!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通过从供给端优化产业生态、从需求端激活消费热情,既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让体育从政策导向逐步落地为大众可感知的生活场景。

来源:中国政府网

  如今,体育早已突破传统赛场局限。“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成为常态,“跟着赛事去旅行”成新玩法,“村BA”“浙BA”“苏超”等草根赛事频频火爆出圈——“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2.5万观众挤满现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次更突破13亿。全民“追赛”的热情,让体育消费市场充满烟火气。

  体育产业概况

  体育产业横跨制造业、服务业与消费市场,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正以惊人速度从小众领域向支柱产业跨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仅2.20万亿元,2024年已攀升至3.89万亿元;按照国家规划,2025年将突破5万亿元,2030年更将跃升至7万亿元。

  这条产业链覆盖“生产-赛事运营-营销-消费” 全环节,既包括运动鞋服、健身器材等实体产品制造,也涵盖赛事组织、媒体转播、培训服务等软性环节,最终指向大众参与消费,成为提消费、促就业、强国民体质的核心领域。

  政策红利的持续加码,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除《意见》明确2030年产业规模目标外,更与国家《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形成 “政策合力”。该方案围绕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等10个方面,提出了细化完善促进健康消费的重点举措,致力于构建商旅文体健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格局。体育产业作为健康消费的核心领域,将直接承接政策红利,迎来发展窗口期。

来源:中国政府网

  在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的双重加持下,体育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全新消费热潮。2023年杭州亚运会相关报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平台的境内累计触达人次达414.23亿次(截至10月9日2时);9月23日至10月8日,受众累计通过总台电视端观看亚运会达341.53亿次,通过总台新媒体端阅读播放量达72.7亿次。

  体育商业化不仅让赛事和健身活动更丰富,催生出众多新兴运动项目,还让顶尖竞技体育成为娱乐产业中心,吸引大批观众与赞助投入。

  当然,商业化也伴随挑战,如俱乐部财政失衡、过度商业炒作等问题仍需规范,但整体而言,产业向上趋势已十分明确。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图谱

  体育产业链围绕“供给-中枢-需求”形成完整且功能互补的架构。

  上游为行业提供硬件与物料保障,涵盖体育场地建设(如中体产业)、体育用品及装备制造(如泰山体育)、原材料与设备供应等板块;

  中游承担“连接上游生产与下游消费”的关键传导功能,通过内容创造与价值转化激活产业活力,涵盖赛事组织运营(如万达体育)、媒体传播(如央视体育)、营销经纪(如盈方体育)、平台服务等环节;

  下游是产业链价值实现的最终出口,直接对接大众消费需求,涵盖体育用品销售(如迪卡侬、得物)、健身休闲服务(如超级猩猩)、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如长白山)等领域。

  体育产业相关企业将在文末集中梳理,以便更系统呈现产业生态布局。

  产业链上游分析

  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与庞大制造集群,近年更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与品牌升级。

  从场地建设来看,随着“15分钟健身圈”政策推进,发改委2025-2027年安排1200亿元全民健身设施专项债,重点支持学校与社区共享场馆模式,预计拉动室外/室内器材、智能门禁系统等合计1100亿元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共有体育场地484.2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2.3亿平方米,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平方米;在基础大项场地方面,田径场地和游泳场地数量众多。全国田径场地达到20.93万个,全国游泳场地达到3.97万个,为全民运动提供坚实基础。

  在体育用品中,运动鞋服是规模最大、消费最活跃的细分品类。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5425亿元。随着中国鞋服品牌登上国际时装周舞台及国潮文化的流行,中国运动鞋服行业内掀起了“国潮热”,国货品牌纷纷开始崛起。预计到2025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将达到5989亿元。

  全球格局上,国际品牌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耐克与阿迪达斯始终稳居全球前二;其中,耐克2024财年营收达513.62亿美元,阿迪达斯2024年全球营收也达到236.83亿欧元。

  国内品牌则强势突围,安踏体育2024年的营收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首次超越耐克中国区营收,连续三年稳居中国市场全行业首位,叠加旗下亚玛芬体育,总营收达1086.76亿元,首次破千亿大关;

  李宁集团紧随其后,2024年实现营收286.76亿元,早在2022年李宁国内销量便已超越阿迪达斯;特步聚焦跑步领域,2024年其净利润增长20%,创下历史新高;361°则深耕儿童运动市场,2024年营收破百亿元。

  体育器材制造同样实力雄厚,中国拥有覆盖球类、球拍、健身器械等全品类体系。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达819.5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攀升至1144.9亿元。这一增长既受益于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和政策支持,也与人口结构变化催生的细分需求密切相关。

  近年居家健身兴起,智能健身器材(如智能跑步机、动感单车)与可穿戴设备(华为、苹果智能手表)成为新增长点,科技加速渗透传统器材领域。数据显示,2019-2024年中国智能健身市场规模从约99亿元增至约523亿元,CAGR达39.42%,且增速逐年稳步上升,健身训练器材智能化趋势愈发显著。

  产业链中游分析

  产业链中游通过内容创造与价值转化,将体育产品变为大众可感知的赛事体验与消费热点。

  赛事是中游的核心IP,传统大型赛事多由国家体育总局及协会主导,近年市场化运营主体崛起。

  万达体育通过并购盈方(Infront)涉足篮球世界杯、冬季项目赛事运营;中超联赛、CBA联赛分别成立职业联盟,负责赛程编排、招商与商业开发。同时,草根赛事“自下而上”爆发,贵州“村超”、江苏“苏超”等民间赛事现场观众超数万人。

  其中“村超”带动效应显著,2024年贵州榕江县接待游客946.18万人次(同比增24.36%),旅游综合收入108.03亿元(同比增28.64%),农产品销售额增长112.42%;2025年上半年,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472.64万人次,同比增长12.68%。

图片来源:贵州村超官网

  放眼全球市场,体育赛事行业规模呈稳步扩张趋势。数据显示,全球体育赛事市场在2024-2033年期间将保持7.8%的复合年增长率,2024年市场规模达2674.684亿美元,到2033年将增至5258.251亿美元。这一显著增长的背后,是全球体育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

  一方面,当前全球“体育迷”群体规模已突破18亿人,庞大的受众基数为赛事市场的长期发展筑牢了根基;另一方面,国际足联世界杯、奥运会、超级碗、温布尔登网球赛等顶级赛事持续发挥“流量引擎”作用,不断收割全球关注度,既带动了赛事转播、商业赞助、周边消费等产业链环节的增长,也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对体育赛事的参与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赛事价值通过媒体传播放大,形成“电视+互联网”转播矩阵。央视体育(CCTV5)持续覆盖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赛事;腾讯体育、咪咕视频、爱奇艺体育等平台竞逐顶级版权,如腾讯拿下NBA中国区数字版权,咪咕视频全程转播北京冬奥会(累计观赛人次超9亿)。

  2024年巴黎奥运会国内平台覆盖11亿观众,累计播放量有望达千亿次,赛事版权已成为联赛核心收入来源——英超全球转播收入占总收入近半,中超、CBA也在探索版权分销模式,推动商业价值变现。

  传播形态更趋多元,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成为赛事二次传播主阵地,2023年篮球世界杯相关话题微博热搜超百次,球迷自发剪辑视频播放量破亿;AI剪辑技术实现赛后几分钟内生成集锦,满足碎片化传播需求,VR/AR观赛(如球星视角、战术视角切换)则提升沉浸式体验。

图片来源:各平台官方抖音

  传播技术迭代与多元场景拓展,也推动中国虚拟体育市场呈爆发式增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虚拟体育市场规模达917.0亿元,预计2030年将攀升至2669.4亿元,在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下正成为体育数字化发展关键方向。

  电竞作为虚拟体育的典型代表,凭借虚拟性、科技依赖性等特征关注度持续攀升。2024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4)中国区观赛人次超15亿,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奖金池超1亿元;国内电竞俱乐部如EDG、RNG通过赛事运营实现商业化。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省级以上、职业选手参与的非表演类电竞赛事举办了124项,58%的赛事全程线下举办;2024年中国电竞产业实际销售收入为275.68亿元,同比增长4.62%,成为中国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赛事赞助与运动员经纪构成中游营销核心。国际赛事赞助费用屡创新高,如卡塔尔世界杯顶级赞助需数亿美元,中国企业加速布局,万达、蒙牛、vivo赞助世界杯,安踏成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运动员经纪领域,IMG、CAA等国际公司与本土瀚动体育合作,推动运动员代言、肖像权开发,实现体育明星商业价值转化。

  产业链下游分析

  当前,中国体育消费正从“实物消费”为主转向“服务消费+体验消费”为主,结构更趋多元,是产业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

  体育用品零售呈现线下为主导,线上高增长的特点。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体育用品电商销售额达到3337.45亿元,同比增长22.59%,近三年体育用品电商零售市场增速远高于全国电商零售整体水平,国内体育用品消费需求扩张态势显著。其中,电商平台健身器材销售额共计161.06亿元,呈现“止跌回稳”的趋势,有望在2025年重回增长轨道。

  体育医疗服务方案明确要求,2026年底前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置“运动促进健康中心”,财政对达标机构给予200万元/家补贴。预计2025-2027年带动240亿元医院采购需求,康复器材、可穿戴心率带、运动测评软件将率先放量。

  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持续稳步提升。数据显示,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667亿元提升至 2023年的1618亿元,2020-2023年CAGR达24.8%;随着政策落地与采购需求释放,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600亿元,行业发展空间持续打开。

  “体育+旅游”成为新潮流,冰雪旅游、骑行、露营、冲浪等兼具户外场景与社交属性的业态爆发。

  以露营为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和带动市场规模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2139.7亿元,同比增长60.4%;带动市场规模为11554.5亿元,同比增长46.8%。预计2030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4879.8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23998.5亿元。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露营的活动中,露营及其相关产业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冰雪运动则实现“冷资源”变“热经济”。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不断实现与深化,冰雪爱好者群体日益壮大,冰雪运动的市场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运动带动市场规模已达10480.1亿元,预计到2029年这一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15593.8亿元。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以及冰雪文化等相关市场的蓬勃发展,还进一步激发了整个产业链条的活力和创新潜力。

  体育彩票以“公益+消费”双重属性成为体育产业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体育彩票销售额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体育彩票销售额达4155.30亿元,同比增长7.9%,2025年1-7月达2447.66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放缓或与赛事周期相关。

  彩票公益属性显著,公益金按50:50分中央与地方,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用25.9亿元支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涵盖健身设施、赛事供给及国家队备战等。消费端满足娱乐需求,公益端反哺产业基建,形成“销售增长-公益投入-全民参与”闭环,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中国体育产业链已形成“上游制造筑基、中游运营赋能、下游消费驱动”的完整生态,政策红利、技术创新、需求升级等共同推动产业向7万亿元目标规模迈进。

  未来,随着国货品牌持续崛起、赛事IP多元化发展、消费场景不断丰富,体育产业将不仅是提振经济的“朝阳产业”,更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产业”,为中国经济转型与民族健康注入持久动力。

  58家体育产业名单梳理

责任编辑:穆晚秋

2025-2030年中国体育用品出海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

艾媒咨询研究院深入调研相关企业以及投资人士,结合国内外案例,依据艾媒北极星监测系统、草莓派用户调研中心的相关数据和预测模型,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度洞悉,推出了《2025-2030年中国体育用品出海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报告对行业区域发展、企业经营、行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

2025-2030年中国体育用品出海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
加拿大体育用品市场发展概况及消费行为洞察数据 加拿大体育用品市场发展概况及消费行为洞察数据 服装和鞋子德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状况及细分体育运动用户行为洞察 德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状况及细分体育运动用户行为洞察 服装和鞋子英国体育用品市场运行状况及流行运动品牌市场数据 英国体育用品市场运行状况及流行运动品牌市场数据 服装和鞋子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