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现象舆情监测报告

  • 报告节选
  • 报告目录

  一、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现象总览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得到广泛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现象也大量存在,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全社会普遍担忧的问题。
中国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屡屡见诸报道,由于APP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大范围个人信息泄露引发了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被泄露出去的个人信息,经过筛选分析用户特征,从事恶意注册账号、电信诈骗甚至绑架勒索等精准犯罪活动,严重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3.3%的受访网民在使用APP时没有仔细阅读隐私条款,24.3%的受访网民从来不阅读隐私条款。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手机网民隐私受侵犯的问题对于网民自身来说并不具有选择权,疑似越界调取用户权限的部分手机APP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拒绝授权隐私,就不能使用该APP。

  在对手机网民隐私侵犯类型认知调查显示,60.9%、53.5%、47.3%的受访网民认为读取通话记录、读取联系人和读取短信属于侵犯隐私,位列前三。

  2018年中国各类APP调用读取通话记录权限调用占比均不超过15%。移动工具、网购及理财类APP调用权限占比分别为13.3%,13.3%,10.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调用读取通话记录权限非大部分应用日常运行的必要权限,其在用户通话记录的读取上或存在严重“越界”行为,有侵犯用户隐私的嫌疑。

  2018年中国各类APP调用读取联系人权限情况普遍。移动视频、网购、社交等六类APP调用读取联系人权限占比超过50%,成为用户隐私侵犯重灾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读取联系人可推动平台实现社交路径传播,打造熟人社区。但是联系人信息涉及用户重大隐私,该权限的开放为部分APP窃取用户信息提供可乘之机。

  2018年中国各类APP均有调用读取短信权限,情况较为普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APP读取短信权限调用常见于用户短信验证时验证码的自动提取,其有助于用户提高APP短信验证操作的效率。但在针对用户其余个人短信信息的读取上,APP的读取并未受到有效监督或界限,部分不法APP或可通过该权限调用,实现用户短信信息的窃取,严重威胁用户隐私信息安全。

  2018年中国各类APP调用定位权限情况普遍。除移动理财类APP,其余七类APP调用占比均不低于50%,移动社交及网购类APP调用定位权限占比高达96.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社交、旅游、网购等类型APP具备定位分享,根据定位提供服务产品的合理诉求。但对于大部分移动视频、音频、资讯阅读、工具类APP来说,调用定位权限不存在强烈话语正确性,业内陋习早已泛滥。

  二、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舆情热点盘点
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相关热度一直保持平稳发展。近期在政府四部门联合发布《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后引起网友们的广泛讨论,相关热度较高。

  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关键词云包括:手机APP、客户端、应用商店、卸载等。系统监测期间“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网络口碑数据为28.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大数据技术发展使手机APP调取用户部分隐私信息成为常态现象,部分APP对用户权限调取存在疑似越界现象,厂商该种行为对用户隐私造成侵犯,网络隐私实际不应该成为厂商牟利工具。

  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媒体资讯量遍布全国,表明全国各个地方都存在“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其中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15.08%)、北京(8.0%)、山东(6.46%)。

  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媒体传播渠道主要为论坛(44.06%)和网页(28.84%)。

  三、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舆情热点总结

 

关于艾媒舆情

艾媒舆情(yq.iimedia.cn)是中国领先的大数据舆情咨询领导品牌,最新重磅推出舆情健康顾问产品——“艾媒舆情医生”。艾媒舆情医生基于先进的全网大数据监测和挖掘技术、可视化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舆情诊断、舆情咨询”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及时预警、判断事态走向、应急处理突发舆情,维护企业良好的公共形象与用户口碑。

舆情诊断:独创企业分析监测模型,从热度、言值、舆论基调、传播矩阵、用户画像等多维度提供企业健康度体检报告

舆情咨询:7*24全天候监测不间断预警,帮助应对突发危机,灵活调整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完善的竞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