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折戟!云知声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曾拟募资9.12亿,三年半亏近8亿

  2月19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2021年2月18日,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因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二),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这是继柔宇之后,第二家被上交所终止审核的知名科技企业。

  据悉,云知声于2020年11月3日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科创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保荐机构兼主承销商,国泰君安为联席主承销商。同年12月1日,云知声收到首轮审核问询函。

  招股说明书显示,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智能语音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公司服务主要涵盖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此外公司还面向龙头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智能化升级、降本增效、提高生产力等服务。

  据招股书披露,云知声此次计划募集资金规模约9.12亿元,用于投入人工智能技术中台建设、面向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平台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后者占比约为16.5%。

  从业绩情况来看,云知声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6114万元、1.96亿元、2.19亿元、8468.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分别为1.74亿元、2.13亿元、2.79亿元、1.12亿元。

  亏损的原因之一是云知声在研发上一直保持高额投入。在过去三年半内(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亿元、1.5亿元、2.58亿元及9242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3.55%、77.62%、117.78%和109.14%。这家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07%。

  事实上,除了研发投入太大外,近年来云知声的业务也多次发生变化,也或是其难以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知声在2012年推出语音云平台,免费提供智能语音服务;2014年搭建“云-端-芯”产品体系,完成智能语音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落地;2018年推出两款物联网芯片“雨燕”和“蜂鸟”,实现量产,并有小规模盈利;进入2020年,云知声又表示,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与此同时,云知声的收入结构也不断发生改变。招股书披露,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是云知声的三大收入来源。这三项产品(服务)则在不同时期撑起了其主营收入。

  其中,智能语音交互产品2017年、2018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6.73%和79.16%,2019年降至62.56%,2020年上半年只有28.18%。同时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不断增加,从2017年的0增至2019年的22.96%,再到2020上半年的67.25%。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营收占比一直不高,最低为2017年的3%,最高则为2019年的15%。

  值得注意的是,云知声应收账款规模随业务规模扩大而不断扩大,目前占营收比重已经过半,这导致其应收账款逾期和坏账的风险较高。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6月,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0.4276.亿元、1.14亿元、1.23亿元和0.7126亿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9.94%、57.95%、56.32%和84.25%。

  云知声在风险提示中指出,一方面,公司核心技术的商业化探索仍在持续进行,营收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约为-4.63亿元。未来一段时间,预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扩大。而且,云知声称,成立以来业务运营易耗费大量资金,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前,资金需求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

  对于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云知声总经理黄伟对媒体表示,“先发展业务,再看看”,停止审核主要是公司业务发展的考虑,希望抓紧时间把业务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