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中国 +86
  • +123
  • +125
  • +666
  • +666
  • +555555
  • +666
  • +666
  • +666
请输入真实手机号
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请输入密码

已有账号,

忘记密码
中国 +86
  • +123
  • +125
  • +666
  • +666
  • +555555
  • +666
  • +666
  • +666
请输入真实手机号
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请输入新密码

已有账号,

[{name=中国MCN行业发展状况与直播电商用户行为调研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6441.html}, {name=中国短视频市场环境分析与用户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5815.html}, {name=中国咖啡市场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13210264.html}, {name=中国宠物经济行业大数据研究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5819.html}, {name=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13121635.html}, {name=中国新式茶饮大数据研究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30412306.html}, {name=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洞察调研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9311.html}, {name=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大数据研究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8381.html}, {name=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研究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80604.html}, {name=全球及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6686.html}]

口罩成“最热”投诉品:涉“疫”消费者投诉超18万件,口罩类占了四成多

2020-03-16 落落 艾媒网 阅读 14147

   2020年3月15日是第38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主办,人民健康、中国消费者报社协办的“2020年3·15主题活动凝聚你我力量”在线上举办。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疫情下的消费维权热点更是引发关注。

  口罩投诉占比达43.86%

  2020年春节,新冠状肺炎病毒强势来袭,疫区封城禁行,全国各地都是严阵以待。由于防护需要,对各类医疗物资的需求大大增加。其中口罩、消毒液等成为必需品。但中消协统计的消费者投诉显示,有不法商家趁“疫”涨价,假冒、劣质产品借“疫”抬头。

  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涉疫情消费者投诉180972件,有45.08%投诉涉及价格问题。在受理的相关投诉中,涉及口罩类投诉“一马当先”,占比达43.86%。

  中消协介绍,部分不法商家低价进货高价售卖,哄抬物价,甚至同批次产品,短期内连续涨价;部分经营者以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高价强制搭售其他物品,限制消费者选择。

  与此同时,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质量参差不齐,比如口罩开线、产品过期等;部分商家售卖属于三无产品的防疫用品;以防疫为噱头,夸大或虚假宣传普通口罩的防护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医用口罩;销售假冒品牌口罩、进口口罩等。

  中消协表示,疫情期间,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蔬菜粮油等民生消费品价格类投诉成为热点。由于疫情叠加春节假期,物流、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导致部分物价正常上涨,部分商家趁“疫”涨价,牟取暴利,破坏市场秩序,甚至出售假冒伪劣,损害消费者权益。

  “口罩”网络口碑偏负面

  口罩成为2020年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需求量最大的重要物资。但由于市场存货严重不足,导致口罩突然变成疫情期间的紧缺物资。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用户中,新春期间使用口罩数量为“5个及以内”的人数占比最多,比例为36.1%,其次是使用口罩数为“6-10个”和“11-15个”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5.8%、22.3%。从调查数据看,新春期间(15日)内,84.2%的受访者存在一个口罩使用多天的行为,口罩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货不足。

  据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2020年1月15日-2月14日期间,“口罩”网络口碑数据为32.8,整体舆论偏负面;从“口罩”相关主体词云图可以看到“难求”“黑心钱”“假口罩”等字眼。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疫情期间口罩需求激增,短期供给有较大的缺口,导致假货、诈骗、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频频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部分无质量安全保证的产品甚至存在污染。虽然对疫情期间发生的违法行为政府应进行严厉打击,但仍然不能快速有效解决。

  目前有超过六成的居民已拿到为复工准备的口罩,在政府相关宣传引导下,短期内民众购买口罩的热情有所缓和,而未能拿到复工用的口罩的居民超过半数有购买意愿,且口罩具有库存期限,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前,口罩行业的消费量将持续稳定地增长。

  未来对于口罩消费问题,中消协建议,有关部门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同时中消协也呼吁,各行业、各企业严格履行法定责任,自觉抵制不法行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推出有利于消费者的举措,畅通投诉反映渠道,妥善处理消费纠纷。

  此外,对于防疫产品和生活必需品,消费者要按需购置,不抢购、不囤积;对于微信圈不明二维码、预付卡高折扣让利等问题,要保持警惕,防止消费陷阱;对于部分经营者实施的虚假宣传、哄抬物价、以次充好、拒不履责等不法行为,要积极行使监督权,及时投诉、举报,依法维护权益,保障健康安全抗疫。

  • 公众号

    公众号:艾媒咨询

    扫码关注,后台回复“粉丝福利”,

    免费领取专属礼包

Copyright© 2007-2022 艾媒网 www.iimedia.cn All Right Reserve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110424 粤ICP备11014183号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1580号 | 网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