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逃不过信息泄露:1元可购买一条简历,黑市形成一条龙产业

艾媒报告|2019中国骚扰电话市场状况与用户感知调查报告

本报告涉及企业/品牌包括:360手机卫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英特尔<br><br> 骚扰电话问题常年困扰着大众日常生活。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已超过了500亿次,两成网民接到的电话中超过一半是骚扰电话,而且每周都能接到骚扰电话的网民达到了85.4%。骚扰电话问题肆虐下,对于它的治理却几乎看不到成效。超过九成的网民表示对骚扰电话的

艾媒报告|2019中国骚扰电话市场状况与用户感知调查报告 精品决策

   信息泄露泛滥的今天,简历也没逃得过。

  完整的简历倒卖产业链

  近日,不少网友表示在网上投递了简历后,频繁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提供的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职位。

  “基本上一天能有三四个。他们问我要不要去做销售,销售什么也不告诉我;还有人问我要不要去做任务,30~80元一单,一单一结,也不说内容,只让我加QQ;还有问我要不要做健身教练的……”。网友郭钰说。

  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上简历售卖市场十分活跃,已形成“一条龙”产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形式以正规企业身份入驻网络求职平台获得求职者简历,卖家出售的商品从简历获取的软件与账号、再到简历,一应俱全。

  据介绍,简历有一手与二手之分,一手简历就是从未被售卖过的,二手简历是被卖过1次以上的。一位卖家称,通常一手简历“转化率”更高,求职者电话更容易打通。记者调查发现,知名求职网站的一手简历每条价格1.8~2.5元,二手简历每条价格在0.8~1.5元之间。其他求职网站每条价格0.6~1元。

  除简历买卖外,企业VIP账号的子账号、辅助软件在网上均有出售。当下获取简历最主要方式是通过企业账号发布招聘信息,等待求职者投递简历,再将简历提取出来售卖或直接利用。

  知情人士赵峰(化名)透露,在一些知名求职网站上,只有通过认证的企业账号才有权下载简历。认证企业需要准备营业执照和该网站没有认证过的账号,行话称为“白号”。一般来说,一张营业执照可认证3~5个白号。

  调查结果显示,网上有专门出售用于注册白号的软件,可以帮助买家批量注册白号,价格在每月100元以上。另外,营业执照也可以批量购买。

  “我都是从做工商注册的朋友那里批量拿,现在一手执照基本买不到,二手执照也可以用,但是要技术。”赵峰说,有了营业执照和白号后,利用群内认证软件,可以实现企业VIP的批量认证。企业认证成功后,便可以发帖吸引求职者投简历,帖子内容可以任意编辑, “能否吸引到求职者,还要看话术。”

  理论上,发的招聘信息越多,收到的简历数量就越多。网上还专门售卖“发帖机”软件,价格在300~400元/月。另外还有软件可以将帖子刷新,使帖子排名更高。最后,根据平台服务,利用“简历提取器”,以文本形式提取出求职者简历信息。

  网络简历贩卖亟需监管

  网络简历贩卖是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民商法学教研室张鹏教授指出,简历买卖涉及到多方面侵权问题。而求职简历软件开发和简历购买者的行为,已构成共同侵权。他们将窃取的个人简历信息进行交易,这本身是违法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交易过程中的钱款应当由执法机关收缴。

  “平台应当承担一定的数据安全保障和严格审查的义务。”张鹏说,在网站设计、网站建设维护过程中,平台有义务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如果用户信息泄露,但平台无所作为,则要承担间接责任。同时,对入驻企业的资格审查是当下网络平台面临的较大问题。正规注册的企业账号,如果被内部人员拿来做非法用途,那么企业则涉及管理不严。

  张鹏说,不法分子非法窃取个人简历信息,就侵犯了求职者的隐私权。如果求职者因此接到骚扰短信或电话,个人生活安宁被侵扰,则构成隐私权的二次侵犯。

艾媒报告|2019中国骚扰电话市场状况与用户感知调查报告

本报告涉及企业/品牌包括:360手机卫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英特尔<br><br> 骚扰电话问题常年困扰着大众日常生活。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已超过了500亿次,两成网民接到的电话中超过一半是骚扰电话,而且每周都能接到骚扰电话的网民达到了85.4%。骚扰电话问题肆虐下,对于它的治理却几乎看不到成效。超过九成的网民表示对骚扰电话的

艾媒报告|2019中国骚扰电话市场状况与用户感知调查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