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开始,全球电影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8年,全球数字银幕数量达到18.2万块,同年电影票房达到411亿美元。从全球区域分布看,四大地区的电影票房基本保持稳定。其中,亚太地区近年票房增速迅猛,从2014年的12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167亿美元,增幅达到34.7%。
中国电影票房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9-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7.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队电影及相关文化产业的扶持和资本入驻,另一方面电影购票等APP应用普及功不可没。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获609.8亿元,占全球票房21.9%,并且预测2023年将达到155.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影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有所下滑。2018年上半年票房为320.4亿元,而2019年上半年票房为311.7亿元,同期下降了2.7%。观影人次为8.1亿人,同比下降10.3%。中国观影人次逐年上升但增速放缓,2018年的增长率仅6.2%,同比降低了十二个百分点;人均观影1.2次,同比增长5.1%。
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 研究发现,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为全球第二,国产影片越来越受到青睐,并且春节贺岁档票房受益明显。2009-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年均增长为27.2%,票房截至2018年达到609.8亿元,在全球电影产业中保持第二位。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占据中国电影票房六成多,2019上半年的《流浪地球》引起国际关注,成为中国现象级影片。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转化了观影人群的观影与购票行为,承载于大数据,互联网企业利用其优势,将电影宣发做到更为精准,达到好的宣发效果。Netflix宣发的《罗马》创收票房416.8亿美元,而中国阿里影业更是升级一站式宣发平台“灯塔”,其宣发的影片包括大热门电影《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等。
以上资料参考自《艾媒报告|2019全球及中国电影市场运行大数据与投资趋势策略研究报告》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需要审核后进行展示,请勿重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