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有两个关于乐视影业的“坏消息”:一是乐视公告宣布获得包括融创中国在内的168亿战略投资,融创中国旗下的嘉睿汇鑫10.5亿收购乐视影业15%股份,成为乐视影业第二大股东,而这实际上是乐视控股转让10.5亿股权,乐视影业并未获得任何实际注资;二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数据,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仅3.73%,电影市场的整体低迷,让资本对于行业里的公司失去信心,一时间影视行业寒冬论甚嚣尘上。
“坏消息”在张昭眼中也是“好消息”。
“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张昭特别感谢如今不太景气的电影市场,并告诉小编,2016年乐视影业11部影片“片片过亿”。
他还感谢了融创中国的孙宏斌。“在乐视很困难的时候,在大家对乐视看不清的时候,给了乐视肯定。这种价值的肯定是雪中送炭。新的模式大家看不清,资本认为短期肯定有风险,但长期要看到这个产业的发展。”
乐视影业的估值一直饱受业界争议。
2016年5月,乐视网公告称拟向乐视影业股东以41.37元/股发行1.65亿股,并支付现金29.79亿元,合计作价98亿元,收购乐视影业100%股权。但几度解救乐视于危难之中的乐视影业并未获得特殊待遇,这次注入背后乐视影业还背负了三年业绩对赌:乐视影业承诺于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10.4亿元。
然而半年后,乐视网对外宣布预计年内无法完成乐视影业的注入。对于年内无法完成的原因,乐视网解释为,国内电影票房在第三季出现下滑,“当前市场环境的较大变化”存在对业绩承诺及估值的基础产生较大影响的可能。
今年1月,乐视公告宣布获得包括融创中国在内的168亿战略投资。融创中国则获取了乐视最优质的三大业务的股权:乐视网、乐视影业、乐视致新。融创中国10.5亿收购乐视影业15%股份,按照贾跃亭的说法,孙宏斌投乐视影业是一轮定增而不是IPO,所以这次的价格是乐视影业C轮的价格(估值70亿),而不是IPO的价格(宣布注入乐视网时,乐视影业估值98亿)。
70亿?98亿?还是300亿?张昭却觉得乐视影业的估值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重要的是由乐视影业估值投射出的对整个电影产业的估值。
“现在讨论的焦点有几个方面:乐视影业今天值多少钱,未来值多少钱。这是一个产业方向的讨论。除了现金流和资产,估值永远有未来的预期值,价值持有者会长期持有。短线的事情都不重要。”张昭说:“我自己认为乐视影业的价值,比任何行业中的一个影业公司的价值都要高很多。当然大家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
乐视影业是整个乐视体系里相对优质的资产。官方数据称,在2016年整个电影票房大盘仅增长3.73%的情况下,乐视影业票房增长率达到了71.5%,票房占比为列“五大”民营电影公司第二。
“做大产业跟所有权没有什么关系。”张昭说:“我是从传统(电影)制造业出来的,传统制造业是一个非常自我的行业,做不到把资本、平台、内容、消费者全部包括进来。但好莱坞就能,所以我们面临的机会是产业化的机会,而不是制造业的机会。要论制造业,中国不少一个张昭,但论产业,确实还缺一个张昭。”
抛开梦想、价值,不论乐视影业怎么估值,张昭的个人利益实际上也有保障。
融创以10.5亿元现金从乐视控股手中收购乐视影业15%股权,实际上是乐视控股套现10.5亿,乐视影业并未获得任何实际注资。但张昭除了是乐视影业的CEO,同时也是乐视控股的副董事长。贾跃亭制订了管理层双重持股的架构,高管不仅持有自身业务板块股权,如果其他板块业务高速成长,高管也可以从中分享到增长的红利,贾跃亭设计的股权激励策略,不光让高管在自辖业务中有利益牵扯,同时也把高管编入整个乐视集团中,保证了单个项目高管和集团公司利益一致。
“乐视在做的事我非常认可。这是一个屏读时代,其实这才是影视行业未来的商业模式,所以你要思考的是怎么为这个必然去工作。”
当年张昭从光线影业离开,对外谈到的原因是:“创建光线影业的时候,我希望这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不跟光线传媒一起上市,合并进去的话就没有办法按照产业的发展来进行布局了。”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需要审核后进行展示,请勿重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