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频道一则有关手机病毒的报道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放性大,安卓手机成病毒专攻对象,软件下载渠道失控、手机应用缺乏有效审核等多重问题。层出不穷的恶意软件不仅严重破坏了安卓系统的生态体系,也对用户的信息、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亟须引起用户的警惕和相关部门的注意。
日前,梆梆安全副总裁赵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称,目前在安卓平台上排名前十的APP中被捆绑病毒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0万个,几乎所有的APP都可以被破解并捆绑。“暗扣费、静默安装等移动黑色产业链已经成形。”赵宇介绍,对开发者来说安全威胁主要有三类:盗版、数据篡改和山寨,APP被篡改后可实现吸费、静默安装和窃取隐私等操作。
当前,安卓手机的APP市场较为混乱,手机应用下载渠道庞杂,缺乏严格的管理审核机制,导致大量仿冒正规APP的恶意病毒充斥其中。目前恶意开发者自己去开发吸费软件的数量已经很少,因为开发和推广成本过高,通过篡改正版软件安装包,在其中嵌入病毒再通过地下渠道推广已成为主要的牟利方式。APP已成为恶意软件的最大载体,赵宇表示,当前全球共有30多万应用受到病毒感染。
比如一款仿冒国内某知名照相APP的手机病毒,该病毒是基于安卓系统的恶意程序,篡改了某照相APP,并仿冒该APP的图标及名称,来引诱用户下载。除此之外,该病毒通过第三方APP商店及论坛等平台大量传播,用户一旦轻信下载,手机会立刻中毒,并在不知不觉中被捆绑恶意推送程序,大量占用手机流量,导致手机资费被消耗一空,甚至因欠费过高而被停机。
“被破解的以游戏居多,很多游戏和应用甚至可以被批量破解,Gamevil等大厂商也经常中招。”赵宇说,“究其原因,一方面开发商没有意识到威胁这么严重,第二是很多开发者并没有足够庞大和专业的团队去解决安全问题。APP是系统工程,易守难攻。”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需要审核后进行展示,请勿重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