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5日,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 发布《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物资产业运行、监管及机遇分析报告》。报告根据艾媒数据中心、艾媒咨询商业情报数据库、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基础数据,对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物资及其细分领域进行分析。特别针对2020年3月商务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新规定,对2020-2021年的中国医疗物资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判。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4月3日10时,全球共累计确诊1010702人。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已成为全球紧缺的必需品,但应注意疫情过去之后医疗防护用品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如何平衡行业产能是相关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物资产业运行、监管及机遇分析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49页,可点击文章右侧浏览高清报告按钮进行报告浏览)
报告介绍:《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物资产业运行、监管及机遇分析报告》主要通过对2020年疫情期间的中国医用防护物资及其细分领域进行分析。特别针对2020年3月最新发布的《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对2020-2021年的中国医疗物资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判。
行业背景概况(节选):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宏观影响分析
据美联社报道,2020年4月1日联合国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可能因新型冠状病毒而萎缩近1%,与疫情前作出的2.5%的增长预测形成大逆转。
若至2020年第三季度,主要国家依然要采取经济活动限制措施,并且财政刺激举措无法支撑收入和消费开支,那么全球经济会进一步下跌。世界经济可能会以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长。
2020年新冠疫情感染者的监测数据分析
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4月3日10时,国外累计确诊927900人,累计死亡数达48357人,全球共累计确诊1010702人。以疫情严重程度来说,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位居前三。面对全球疫情复杂演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调动全社会防疫积极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疫情高峰已过,但国外形势仍不容乐观,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已成为全球紧缺的必需品。
注:新冠肺炎统计时间截至2020年4月3日10时
2020年新冠疫情下中国医疗防护行业出口数据
随着国外疫情的全面爆发,一些疫情重灾区医疗防护物资十分短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抗疫前阶段新增产能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在国内情况好转的前提下,那些产能富裕的企业可以对外出口医疗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等。
市场数据分析(节选):
2020年中国医疗物资出口管控品类
2020年3月31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药监局发布《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对病毒检测试剂盒、呼吸机、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医疗防护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提出更严格的规定。
2020年中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数据分析(一)
由于中国新冠病毒监测试剂盒已经经历实战检验,部分机构的检测试剂盒获得大量国外订单。截至3月2日,华大基因已经完成了超过120万个检测测试盒的生产,这些检测试剂盒已被送往26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研发的14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获得了欧盟CE认证,正式取得了进入欧盟市场的资质。上市公司中,美康生物、硕世生物、凯普生物、安科生物、达安基因、万孚生物、迈克生物等至少9家上市公司公告相关产品取得了欧盟CE认证。
2020年中国呼吸机行业数据分析(一)
在巨大的缺口下背景下,中国呼吸机生产企业海外订单爆满,当前中国面向海外的呼吸机供应量超过2.7万台。为满足新冠病毒疫情下全世界患者和医疗体系对呼吸机的急切需求,中国医疗器械典型企业代表鱼跃已将呼吸机产提高到700台/天,迈瑞呼吸机产能已达到近百台/天,谊安也在为成千上万的海外订单,增加生产班次,提高生产产能。
2020年中国呼吸机数据分析(三)
从呼吸机历年的认证来看,历年对呼吸机的认证状况较为平均,而2016年三类认证较为集中的一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三类认证呼吸机是维系重病人生命的关键,加之呼吸机整个研发周期相对较长,门槛较高。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是中国呼吸机出口的发展契机。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数据分析(一)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数据分析(四)
无纺布是医用防护服的重要原料,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国。2019年1-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为453万吨,同比增长11.1%,表明非织造布行业的需求依然比较旺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非织造布行业还有不少有待突破的技术、有待拓展的领域和有待深耕的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广阔。
2020年中国医用口罩行业产值数据分析
2019年中国大陆口罩产值达到100.4亿元,其中医用口罩产值为52.5亿元,占比超过总量一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医用口罩产值增长率将显著提升,预计增幅突破1000%,拉动整个口罩行业产值增长。但同时需要警惕2021年口罩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等风险,不能盲目投资加入口罩行列。
注:2020年3月30日第一次修正市场预期数据。
2020年中国防护口罩品牌排行榜
2月6日,艾媒金榜发布《2020中国防护口罩品牌排行榜(TOP15)》。此榜单基于艾媒大数据监测, 综合企业实力、媒体热度、用户口碑、分析师评分等计算金榜指数评选而出。从上榜情况来看,3M和霍尼韦尔两家国际知名大品牌备受消费者青睐。此外,绿盾、保为康、朝美这些国产品牌也受到很大的关注,抢占了前五的席位。
行业趋势分析(节选):
品牌化和专业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医疗防护行业起步晚,防护水平低,由于医疗防护用品属于低值耗材,所以国内市场的品牌化理念也不强。但是,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医疗防护市场逐渐升温,新老企业都有了品牌意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品牌化和专业化将成为国内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次全球新冠疫情大爆发也成为中国医用防护产品出口的极大机遇。中国作为疫情率先爆发的地区,具有医疗防护用品的先发优势,医疗防护用品的产能可以向海外输出。同时,加大中国医用防护用品的机会在国际市场,宜应在产品研发加大完善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布局和拓展国际市场,是极大的崛起机会。
疫情催化,医疗电商显示优势与活力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促进了中国医疗电商行业的发展。医疗电商拥有的线下医疗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该次疫情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过医疗电商,消费者能足不出户地买到需要的药物;同时,跨区域B2C的发展更好地平衡了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的消费需求。
疫情期间,相关药物、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激增,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带动了各类医疗电商业绩增长。同时,医疗电商发挥自身优势,展开在线义诊、知识科普、捐赠物资驰援湖北等,提高民众对医疗电商的关注度,在民众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印象,很好地推广了品牌。
本文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艾媒报告|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物资产业运行、监管及机遇分析报告》,完整版报告共49页,点击文末下方链接可直达完整版报告。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需要审核后进行展示,请勿重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