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限、解渴、护航:解读深圳发力“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背后的金融力量

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燃油车成本的上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厂商产品力提升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15000亿元,同比增长65.0%,2025年有望达到231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1月16日晚,2024比亚迪梦想日发布会现场,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一身白衣黑裤,公开宣布,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售量突破了300万辆,同比增长60%。

以比亚迪为代表,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版图中,深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据统计,深圳年产值千亿企业1家,百亿以上企业5家,10亿以上企业超过20家。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背后是金融业支撑。汽车行业是强金融驱动的行业。一辆新能源汽车从开始研发到批量销售,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这期间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

深圳的优势之一在于“产融结合”。截至2023年10月末,深圳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5%,其中汽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3.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调研发现,在新能源汽车金融方面,深圳也逐渐形成了一套“打法”。

例如,为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核心企业,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一点对全国”、“全国做一家”服务模式,满足新能源汽车企业跨地区金融服务需求。

除深耕核心企业外,为缓解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深圳金融机构也在革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深圳地区也在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

此外,深圳作为新能源汽车出海“新秀”,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也在积极为其出海扫清障碍,但目前境内金融机构在海外为新能源车企提供全面金融服务难度颇大,但也意味着诸多机遇。

“破限”:新能源汽车金融业务“一点对全国”

在贝特瑞四川“年产3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石墨化项目”基地,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装满负极材料的货车整车待发。这是正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贝特瑞在四川布局的产线,其总部位于约1600多公里外的深圳。

与贝特瑞相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面广,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布局全国,多采取“深圳研发+异地生产”模式,对于跨地区金融服务需求较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深圳银行机构已大多采取“一点对全国”的业务模式,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布局全国,提升跨地区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例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等。

记者了解到,“一点做全国”模式主要针对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主机厂、核心企业等,深圳分行作为主要的贷款行,由一家主导企业在全国范围的各个项目,该模式能降低银行和企业的沟通成本。

具体来看,为开展跨地区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圳工行采取了“一点对全国”模式,深圳工行营业部公司业务负责人王清曾介绍道,深圳工行按照“一点对全国”模式协调全国分支机构,不断加大对贝特瑞全国生产基地项目融资支持。

据介绍,继四川项目后,该行先后支持包括天津“4万吨/年锂电负极材料建设项目”、云南“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山东“年产4万吨人造石墨负极一体化产线项目”等,授信金额合计超过20亿元。

此外,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介绍,该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专班”,采取“集团授信+行内银团+异地分行尽调+集团协商”的方式跨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融资业务,实现“全国业务一地办”。 据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家做全国”模式,招行深圳分行与比亚迪、贝特瑞、德方纳米等企业开展项目融资等合作。

另一方面,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国做一家”模式也在银行间开展。据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主要是针对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因为企业的数量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果都来深圳开户,服务成本比较高,全国做一家也就是调动我们全国44家分行,一起来服务企业的供应商和经销商。”

无论是“一点做全国”抑或“全国做一家”模式,都足以见得,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上核心企业是金融机构竞相追捧的“香饽饽”,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融资天平两端严重“失衡”。

而这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金融需求逻辑有所变化,相对应,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也需要随之调整。

“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资需求有一个较大的变化,2019年前是核心企业本身的融资驱动,包括项目投资、项目融资、并购贷款等资金需求特别大。当汽车销售强劲增长后,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更为充裕,其融资需求主要是向其上下游产业链转移。”

深圳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而作为银行,肯定也会根据核心企业需求的变化,去把服务重点转向它的上下游。”

“解渴”:供应链金融惠及链上中小企业   

“我们的订单很零散、金额也不大,个别的订单只有4000元,向银行申请融资不太容易。”深圳一家生产汽车磨具的小微企业这两年发展很快,成为了某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供应商,但因为资产规模小、缺乏有效抵质押物,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一直都是企业发展的难题。

那么,目前“火热”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供应链金融主要解决供应商的融资需求,具体以保理、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解决供应商的资金占压问题,提高供应链中的资金运营效率。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该行对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主要通过保理模式融资,通过上游供应商融资,将其平均账期从此前的九个月到一年,大幅度缩短至不超过四个月,加速了上游供应商的资金周转。

尽管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提高链上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但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例如,供应链金融中较为普遍的融资方式保理,存在企业在应收账款确权后资金需求其实并不大、企业配合意愿并不高等难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为解决传统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痛点,深圳各银行机构在纷纷尝试“资产池”“数据池”模式,来实现融资时点的前移、融资金额的扩大、提升融资灵活性。例如,平安银行推出“订单融资”业务模式,招商银行也为供应商打造了“账权池”供应链数据融资模式。

而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来看,供应链金融主要保障产品流通和终端销售等问题,具体以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方式为经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商品流通。

目前对于汽车行业下游经销商,目前市场普遍采取“三方模式”,即基于经销商与主机厂之间的贸易关系,在主机厂提供一定增信支持的情况下,银行对经销商提供预付款融资,专项用于经销商向主机厂采购车辆。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银行机构首先纷纷开始对汽车供应链金融的“三方模式”进行升级。

以平安银行为例,该行首先对传统经销商库存融资产品进行了线上化、自动化、模型化改造。此外,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部总经理袁英也向记者表示,“我行今年以来持续对系统进行迭代更新,实现了订单流、车辆信息流等信息传输,提升经销商的融资频率,也增加了对经销商的风控管理能力。”

但记者调研发现,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条“漫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核心企业依旧是“主导者”,掌握了核心的议价权。为此,2023年11月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5条举措中明确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支持供应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深圳人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深圳地区也在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

记者了解到,已有商业银行正在推出“脱核”贷款,以不占用核心企业授信,不提供承诺性的付款责任为特点,将融资场景由交易完成环节前移到订单、合同环节,实现“脱核”创新,以破解融资难、融资晚的难题。

“护航”:境内金融要跟上企业出海节奏

2024年1月16日,比亚迪首条汽车滚装运输船“EXPLORER 1号”缓缓驶出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码头,装载了5449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启程前往欧洲。

“国际化布局”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盈利、提升全球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运营足迹遍及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与地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比亚迪公司相关人员介绍,随着近年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加快了“出海”的步伐。

目前,深圳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出海“新秀”。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深圳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90.8亿元,增长273.9%。

新能源车企出海相应金融需求也亟需得到满足。“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已形成一定潮流和趋势需求,主要集中在出口产品生产、境外生产基地建设、境外产品销售三个大的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基于上述金融需求,目前深圳银行机构能够提供的产品比较丰富,如满足生产经营的流贷、满足境外生产基地的境外投资贷款、满足境外订单的贸易融资、满足海外并购的并购贷、满足境外销售的出口买方信贷等。

保险业方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目前主要面临出口订单取消、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等商业风险,如果深圳企业在海外投资新能源汽车工厂,还有可能面临所在国发生的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乱、违约等政治风险。”

基于上述风险,中国信保深圳公司综合运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为新能源车企量身定制金融支持方案,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精准投放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资源。据悉,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驻深机构,2023年承保新能源业务37亿美元,增长36%。

但就在中国新能源车企“狂飙猛进”同时,诸多海外融资痛点也“浮出水面”。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海外融资痛难点主要聚焦在产业链中下游,例如境内银行对企业海外总代理融资、海外经销商融资、海外购车消费者信贷服务等方面难度较大。

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深圳众多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在尝试一些新做法。首先,境内银行与境外银行可以围绕核心企业,合作打通境外总代理、经销商融资痛点。

此外,境内银行可以尝试对海外总代理进行“阶段性”融资支持。“我们现在也在与主机厂探索一些创新业务模式,基于与主机厂的合作,给其海外总代理提供阶段性的融资支持。”平安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称,“海外总代从国内采购车辆时需要预付货款,且海上运输也需要一段时间,对于这部分的资金占压也有一定的融资需求。”

除上述措施外,为缓解海外经销商、总代理融资难题,多家银行机构都强调“需要核心企业的增信支持。

此外,境内银行也需加强对境外销售网络模式的了解程度。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阙荣林告诉记者,“海外的汽车市场非常庞大,海外经销商体系应该十分成熟,但是境内银行对海外经销模式不够了解。国内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相对(庞大的海外市场)来说都是匮乏的。”

“贯穿汽车产业全链条尤其是中下游环节,在海外为其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对境内银行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但也意味着是一个机会。”阙荣林强调。

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燃油车成本的上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厂商产品力提升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15000亿元,同比增长65.0%,2025年有望达到231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艾媒咨询|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