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丨智能机器人站在大规模应用前夕,技术与成本仍是跨越拐点核心

艾媒咨询|2022年度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712.4亿元,同比增长31.0%。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6000亿元。机器人赛道的火热也吸引了不同领域的玩家入局,在多元化企业布局的影响下,机器人的

艾媒咨询|2022年度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2023年末,来自深圳的优必选正式在港股上市。“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诞生为机器人产业提振了不小信心。

“机器人行业的新拐点已至?”近日,在“深圳创投日”2024首站之南方创投网智能机器人投融资对接会上,许多关注机器人赛道的投资人不禁抛出问题。

一方面来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近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优必选、智元机器人有望分别进入特斯拉工厂和BYD工厂进行商业化验证,业内对人形机器人迎来产业化元年的呼声高涨。

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产业整体仍面临不少挑战,技术成熟与成本可控是跨越拐点的核心,是实现产业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站在大规模应用前夕

青橙资本创始合伙人张云鹏表示,现在投资人聊机器人,本质上都是在聊两个方向:电动化和智能化。

《2022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机器人从诞生到向智能化迈进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成长期、快速发展期与智能探索期三个阶段。

多样传感器的应用使得机器人从单纯具备记忆、存储能力的示教再现型向感知反馈型转变,智能成熟度的提升催生机器人从传统工业领域向更加贴合人类生活的服务领域渗透。

艾瑞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千亿。相较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于非工业领域的机器人存在更多与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对机器人智能化的要求更高,智能渗透率大于工业领域的渗透情况。

其中,拥有具身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重要的形态之一,或将率先迎来产业化爆发。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不断有重量级玩家进入,特斯拉是行业“鲶鱼”,促进产品快速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未来人形机器人全球规模可达数万亿级别,不逊色于3C、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极大放量,同时伴随价格下行。

“我想我们正处在产业拐点的前夕。”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副秘书长谭维佳称。

谭维佳表示,业内非常期待看到智能机器人真正拥有解决同类型任务的通用能力,不管是哪一个领域率先突破,这都将是机器人产业真正意义上的拐点。

汇莱仕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董事长郭恒章也告诉记者,随着人形机器人的爆火,大家对服务类型的机器人会有更深的理解。

“在智能化入场后,机器人行业将迎来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机,有机会实现大规模应用。”郭恒章称。

跨越拐点核心:技术与成本

三一创投博士尹洪表示,跨越拐点的核心就是技术和成本,而在技术成熟稳定之前,考虑成本是很难的。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表示,满足下游真实需求的AI机器人产品必须具备:“灵活高效的身体(高能量密度硬件)+聪明的大脑(算法)”两大条件,实现的技术瓶颈包括:大模型数据获取、硬件的控制算法、硬件设计创新三方面。

“整体来看,硬件是中国的强项,软件这一块可能差距还比较大。”尹洪称。

深创投天使基金负责人杜健则表示,他认为机器人的第三个时代不一定是外表更像人形,而是在多传感器融合完后,更多在算法这侧的底层突破。

在技术成熟后,规模化的应用才有可能,行业整体成本也才可能下降,规模和成本成反比。

实际上,制造成本过高仍是大多智能机器人企业发展的难题。张云鹏表示,一个产业的发展最终是离不开降本的,特别是to B的领域。

“目前,机器人落地的领域to B多于to C。B端客户很直接,就是购买的机器人能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能挣钱就买,要是赔钱这个生意就注定不长久。”张云鹏称。

中美创投合伙人胡浪涛向记者表示,从需求端来看,应该鼓励龙头公司做出引领性的爆款产品,以规模化应用来实现降低成本;从供给端来看,上下游的供应链仍要做齐做强,大力培养供应链上的中小公司,弥补供应链短板。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也指出,中国拥有成熟的制造业产业链,中国制造是降成本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人形机器人中,从成本构成来看,自动化控制三大件(驱控和执行部件)占比接近1/3,各类传感器占比1/3,软件占比接近1/3。这些硬件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进口替代降本的进展,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重要关注点。

需要更扎实的应用场景

目前,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2023年1月至10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发展势头旺盛,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中国机器人已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形成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其中,在培育了优必选的深圳,《2022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目前,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条建设基本完备,基础技术实力充足,在自动化控制器、无人化设备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谭维佳告诉记者,深圳市是机器人产业最为集聚的主要城市之一,产业链发达健全,应用领域非常丰富,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谭维佳透露,在与深圳企业接触过程中,大多企业目前仍面临资金不足的难题。不过,机器人产品贵在应用,还有很多未进入或未做好的应用领域,创业团队应该找准哪些机会可以进行切入。

据了解,在过去十年,机器人不同的细分领域都在持续出热点,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再到物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

在松禾资本合伙人冯华看来,目前大多企业在工业领域会较容易生存些,还有C端场景的扫地机器人等也被市场验证过,也是适合企业发展的。

不过,冯华强调,企业“自我造血”能力很重要,因此应用场景还是要做得更扎实一些。

“不能老在天上飞,还是要往地上走的。应用场景要打造好了,才能多活几年。跨过这个产业的周期,企业才有发展的可能。”冯华称。

艾媒咨询|2022年度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712.4亿元,同比增长31.0%。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6000亿元。机器人赛道的火热也吸引了不同领域的玩家入局,在多元化企业布局的影响下,机器人的

艾媒咨询|2022年度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