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唱”风波看演出市场“情绪通胀”,是虚火还是趋势?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随着线下演唱会陆续恢复,演出市场全面回暖,在国内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演出经济辐射效应持续放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演唱会市场迎来爆发窗口期,中国演出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900亿元。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回顾2023年,演唱会、音乐节会成为很多人的年度关键词。而最近一周,霸榜热搜的五月天演唱会假唱事件又把今年关于演唱会的话题度炒到了顶峰。

12月6日晚间,主唱阿信在微博发文,澄清自己没有假唱。目前“假唱”事件还在调查之中,靴子远未落地,但也给这个火热的行业浇了一盆冷水。

五月天阿信微博声明  图/微博截图

一组数据表明今年的演出市场有多火热。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3.74%。

狂欢背后伴随的是乱象丛生。先不提黄牛代买票的“日常牛皮藓”问题,今年以来,更有设备黑屏、VIP柱子票、音乐节帐篷被偷等乱象不时见诸网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几位演出行业的幕后人员,来看看这些乱象背后是谁在助推,以及行业规范的亟待整顿。

“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这是一门好生意。

以五月天为例,据媒体报道,截至12月3日,五月天2023年已在各地举办“好好好想见到你”演唱会49场,“诺亚方舟10周年进化复刻版”演唱会10场。11月12日至21日在上海演出8场,最高票价为1855元,最低为355元,按7.2万座位数计算,上海8场的门票收入近6亿元。

演唱会也对所在城市经济带来辐射作用。6月29日至7月2日,周杰伦演唱会为举办地海口创造旅游收入9.76亿元,比当地“五一”假期的旅游市场收入还多1亿元。音乐节也为各地带来了不菲的旅游收入。据公开资料显示,在4.29-5.1迷笛音乐节期间, 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就接待游客约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5亿元。

市场的“井喷”、收益的可观让各方资本都对这块“蛋糕”虎视眈眈。

有匆忙上马,开演前一个月极限操作的,也有直接从冠名商变成主办方加入的,如元气森林、蜜雪冰城等直接下场办音乐节;也有在三四线城市甚至下沉到县城乡镇的音乐节,多为景区引流的抓手。据财新数据显示,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也有音乐节的身影。

“其实这一行门槛挺低的,只要有投资方出钱,拿着钱找制作方、艺人,搞定场地就可以了。”辽宁一位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设备供应商小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小刘介绍,演唱会产业链分三大角色:投资方、内容制作方、主办方,这些角色可以被少数几家公司包揽,也可以再细分给不同公司。这里面主办方主要负责赞助、宣传、售票、场务、保安等幕后,制作方负责艺人、伴舞、伴唱、音乐、技术、特效等内容制作。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在小刘看来,目前演出市场主办方、运营方鱼龙混杂,演出的组织运营质量也良莠不齐。

俗称“草台班子”。

“这些草台班子为了赚快钱,尽可能节省成本,卖更多的票。”常年跟随乐队参加音乐节的音乐从业者四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西湖音乐节主理人马武透露,一般举办一场音乐节的成本里面艺人的费用占到55%左右,而很多艺人的报价一般是固定不变的,那剩下的就用于演出制作、场地、安保等。

小刘表示,艺人费用和安保这些都不能省,那就只有在制作上压缩成本。以音乐节为例,可能制作方的成本需要100万,但给到的预算只有50万。“那最后音响设备出来的效果就是劳斯莱斯和奥迪A6的区别。”小刘说。

对此,马武则认为,一般演出的乐队艺人会向主办方设备清单,如果主办方给不了,艺人可以拒绝演出。不过主办方给到的设备也有无法保证牌子的真假或者贴牌正牌,另一个也要服务团队够专业才能用好这些设备。

所以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偷工减料,不专业,导致消费者体验感降低。

B站某位up主在看完西城男孩杭州演唱会后发视频吐槽“上当受骗”,不仅舞台装置简陋,此用的MV画面是网上的素材,更离谱的是出现屏幕黑屏这样的演出事故。今年8月在海口举办的天后之夜巡回演唱会现场,也疑似由于音响设备的原因,部分观众持续一个小时左右听不到歌手的声音,因此齐喊“退票”表达不满。

但对于下沉到地方的音乐节而言,即使制作上去了,人也拉来了,还有一种是当地部门无法配合承接做好服务的,也会影响整体的效果。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出现的南阳迷笛音乐节盗窃事件,让音乐节变成一场“音乐劫”。据悉该事件已被列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南阳迷笛音乐节露营区现场  图/网友视频截图

种种以上,造就了今年演出市场乱象的集中爆发。

情绪体验和流量工具

12月2日张韶涵杭州演唱会的前三天,欣怡加价大几百才在票务平台抢到票。

而同一天,在张韶涵所在的“大莲花”隔壁,任贤齐同时开唱。据潮新闻报道,前后三天,任贤齐、王嘉尔和张韶涵三位歌手共举办了四场演唱会,售出了近8万张门票。

相比其他顶流歌手动辄近2000的价格,欣怡认为这次1000左右的内场VIP相当良心了。但她也坦言自己有凑热闹之嫌。“之前刷朋友圈大家都在全国各地看演唱会,这次家门口有喜欢的歌手,那我一定要来看。”欣怡说。

敏敏表示自己是张韶涵的粉丝,主要来感受演唱会热闹的氛围,虽然坐的位置是看台,但几万人一起合唱青春时期的歌曲让她感慨万千,三天后还没走出这种情绪的“峰值体验”。

“现场的氛围和互动感太好了,不过看演唱会真的会上瘾,明年再有别的歌手来,我一定还去,只是下次肯定就买内场了。”敏敏表示。

敏敏朋友圈图片 图/采访对象提供

百度指数显示,搜索“演唱会”相关内容的用户中,有4成人群年龄在30至39岁,其次是20至29岁,占比为33.28%。

四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演唱会、音乐节这些场所是年轻人释放激情与解压的地方。而对于3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更多的是追忆青春,找回集体共鸣。

记者梳理大麦平台发现,江浙沪一带此后的演唱会市场还将迎来郭富城、郑钧、苏有朋等众多国民度高的老牌歌手。而随着2023年进入尾声,一系列跨年音乐节、跨年音乐会在演出列表中频繁出现。

而灯光音效造就的演出奇观和音乐传达的情绪天然适合在社交媒体进行视频化传播。小刘认为,这也使得演唱会演变成一种流量景观和导流工具。

公开报道显示,网络带货红人小杨哥花费3000万在合肥免费举办群星演唱会“回馈粉丝”。据市界Pro报道,这不是一件赔本赚吆喝的事情,这场演唱会为小杨哥带来了5969万观看,点赞超4亿,吸粉近500万。其中,小杨臻选抖音账号一夜涨粉410万。

无独有偶,MCN起家的遥望科技与胥渡吧日前推出“白蛇传30周年演唱会”,也是用影视剧OST和老演员重聚来对网友进行一波“回忆杀”,借此为品牌和旗下艺人带来更多的营销声量。

在四胖看来,不管是作为流量工具,还是情绪体验氛围感,音乐作为艺术这件事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再回到这次争议不然升级的假唱事件。

有一些歌迷认为五月天演唱会本来就不是去听他唱歌的,重要的是氛围感和体验感。但也有粉丝认为,如果假唱就跟卖假货性质相同,都是欺骗消费者的恶劣行为。

四胖认为,对于演唱方面,艺人的决定权是很大的,艺人决定真唱还是假唱,以及设备音响和制作水平。如果是音乐节演出,主办方设备达不到要求,艺人可以拒绝参加。如果是个人的演唱会,身体抱恙也可以取消演出。

“当劣币驱逐良币,如果假唱反而能获得高收入,这让真正搞音乐艺术的人如何过活?”四胖表示。

对于假唱,有关部门是坚决杜绝监管的。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假唱提供条件。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派专人对演出进行监督,防止假唱行为的发生。

马武也透露,其实不管是音乐节和演唱会都会全程录像,后台监控,演出前也会进行人脸比对,歌单比对,人数是否有超等,这都属于报批的一部分。

但小刘也认为,目前对于假唱的界定也没有清晰的标准,半开麦、垫音以及自动软件修音到底算不算假唱还未有统一认知。

是“虚火”还是趋势?

目前演出市场的一系列乱象是否有解?当前的演出市场是虚火吗?

室内驻场演出主理人夏夏表示,近几年,演唱会、音乐节、以及室内演出、展览等体验式消费集中爆发,这样 “为快乐买单”的消费都属于 “多巴胺消费”,而这是未来的趋势,即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追求精神生活和体验式的愉悦。

今年双十一期间,电竞、骑行、滑雪等相关商品的热销也体现出消费者愿意为“快乐”买单的消费趋势。据统计,天猫“双11”开售1小时,电竞键盘轴成交同比大涨600%;摩托车成交同比增长101%,公路自行车成交暴涨300%。

此外,演唱会+旅游等模式切实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艾媒咨询预测,2023到2024年中国“演唱会经济”的产值将达到903亿元。这一数字,远超2019年的200亿大关。

但针对当前各地音乐节配套服务不完善以及制作水平层次不一等问题,有多年在二三线城市操盘落地音乐节经验的马武认为提前准备很重要,一般团队会提前一个月去跟当地部门比如文旅、公安、消防、综合管理、应急医疗这些对接。此外针对年轻人参加音乐节追求的情绪体验消费,马武认为,这种愉悦的感觉应该贯穿从买票到玩乐到最后分享一整个过程。每个环节上的服务都不能缺。“不是说他买完票就万事大吉了,这样肯定做不长久。”四胖则认为,其实乐迷和普通听众都是用脚投票的,去过一次体验不好也就不会有第二次了。

记者梳理发现,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音乐节如何避免踩坑的内容很多。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整理了音乐节红黑榜,从艺人阵容、票价、主办方、场地、安保、城市、交通、住宿等各个方面教网友如何避雷,获得了1600多点赞和1000多收藏。

小红书账号“Fullme”帖子  图/小红书截图

针对行业不规范的问题,马武也认为除了建立音乐节行业协会,还可以采用大众点评或者米其林餐厅评选的模式,找评委来对各个音乐节做点评,不仅能倒逼主办方提升服务水平,也能淘汰掉一些不适合在该行业里生存的主体。

另一位在宁波从事音乐节筹办工作的内部人士小丁则表示,音乐节的业态从初步形成到近两年达到顶峰期间花了将近10年,最终还是回归到正常的文娱活动消费产品该有的属性,当资本热钱褪去,留下来的是真正喜欢音乐的。

音乐爱好者萌萌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实五月天演唱会还是十年前,今年音乐节也看了不少,感觉也就那样,相比于户外的模式,有时候在livehouse静静听音乐会更纯粹,这样的体验也挺好。

(应受访者要求,除马武外,文中出现的人名均为化名。)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随着线下演唱会陆续恢复,演出市场全面回暖,在国内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演出经济辐射效应持续放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演唱会市场迎来爆发窗口期,中国演出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900亿元。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