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推出AI菜单识别功能,赋能小微商户数字化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11月4日,据微信公开号官方消息,微信正式上线了一项面向中小商家的AI菜单识别功能。商户只需用手机对纸质菜单拍照上传,系统便能通过AI智能识别菜品名称与价格,并自动生成一个可点选的智能收款码。顾客到店扫码后,即可直接在手机上浏览菜单、点选商品并完成支付,全程无需商户手动输入或额外引导,极大地简化了收款流程,提升了经营效率。
该功能的推出,标志着移动支付开始从简单的收款工具,向深度赋能商户的智能化经营助手转变。通过AI技术将传统菜单瞬间数字化,不仅降低了小微商户接入数字化的门槛,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流畅、更便捷的自助体验。这展现了金融科技在优化线下消费场景、解决实际经营痛点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应用价值。
图片来源:微信公开课公众号
在数字化浪潮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移动支付行业持续创新、引领全球,其中微信支付作为行业重要推动力量,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微信支付此次推出的AI菜单识别功能,预示着移动支付行业即将进入以AI驱动的新发展阶段。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深化,中国移动支付将在全球市场保持领先优势,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24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2014-2019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支付技术发展,规模快速攀升,从22.6万亿元涨至347.0万亿元。2020年增长至432.2万亿元,2021年为526.9万亿元,2022年降至499.6万亿元。2023-2024年经济复苏,消费回暖,规模回升,2023年达555.3万亿元,2024年为563.7万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跨境支付和外汇兑换的便捷化占比最高,达到58.15%,显示移动支付用户对这一领域的创新需求最为迫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支付解决方案占比57.83%,位居第二,反映出移动支付用户对支付安全性和透明度的高度重视。与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占比36.59%,位列第三,说明移动支付用户期待移动支付与日常生活的进一步融合。利用大数据进行个性化支付推荐和服务占比28.08%,相对较低,但仍显示出移动支付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综上所述,微信支付此次推出的AI菜单识别功能,不仅体现了其在赋能中小商户方面的技术落地能力,也契合了移动支付行业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用户对便捷性、安全性及跨境支付等方面需求不断升级,移动支付平台将持续强化技术融合与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消费复苏与商业数字化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