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CB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29年中国PCB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545.1亿元
PCB的定义及核心功能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是指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的印制板。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基础组件,PCB被誉为“电子系统之母”,其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实力。PCB的核心作用是为电子元器件提供电气连接与机械支撑,是现代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基础组件。
近年来,AI算力革命成为行业增长的强大引擎,国内外云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加大算力中心投入,使得AI服务器、交换机等对高多层板、HDI板的需求猛增。同时,汽车智能化的推进也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随着L2级辅助驾驶普及,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落地并向低价车型渗透,汽车电子化程度加深,单车PCB价值量大幅提升,拉动了车用PCB需求。
中国PCB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PCB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PCB市场规模达到4156.0亿元,同比增长8.3%。随着中国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5G通信、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对电路板需求的持续攀升,PCB行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行业内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预计到2029年,中国PCB市场规模将达5545.1亿元。
市场规模通常保持每年更新;如若更新,艾媒数据中心将第一时间发布,点击查看最新内容 ↓↓↓
中国PCB产业链图谱
版图重塑:全球PCB产业东移浪潮下的中国机遇
当前,全球PCB产业格局呈现出“亚洲主导,中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特点。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PCB产值约为735亿美元,中国大陆PCB产值全球占比从2000年的8.1%跃升至2024年的56.1% ,预计2029年仍超半数。在中国成为电子产品制造大国的同时,全球电路板产能也在向中国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路板制造基地。
四大阶段:中国PCB产业的发展脉络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叠加通信、计算机等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为PCB行业的规模扩张与渗透率提升提供了强劲动能。中国PCB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及产业升级期。目前,行业正处于关键的产业升级阶段。中国PCB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高端产品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未来,随着高性能化、环保化和智能化趋势的推进,中国PCB行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中国PCB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PCB行业已进入“结构性增长”的关键阶段,市场规模的稳步扩张与细分领域的差异化发展将成为核心特征。然而,目前行业仍面临着关键挑战:高端市场需求旺盛,但核心材料与先进工艺仍存在技术瓶颈,高端产能依赖头部企业扩产;中低端市场门槛低,同质化竞争未缓解,中小厂商需以差异化服务、细分深耕突围。
未来,具备技术研发优势、能够快速响应高端及定制化需求的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推动中国PCB产业从“规模领先”向“质量与规模双优”的全球PCB核心制造基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