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育儿补贴来袭,为母婴市场带来新契机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将助力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图片来源:新华社
育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资金。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女性孕期的主要焦虑中,经济压力焦虑占比最高,为31.57%。其次是孕育知识焦虑,占比28.51%。未来规划焦虑和信息不对称焦虑也相对较高,分别为27.90%和27.70%。育儿补贴可以实质性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夫妇的生育顾虑。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这样的支持更加重要。
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妈妈群体更加注重优生优育,愿意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对母婴消费市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也有全新的理念,母婴产品和服务也更加多元化。育儿补贴资金绝大部分将转化为对母婴用品、儿童服装、医疗保健等产品的消费,带动母婴消费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954万人,比2023年增加52万人,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2018-2024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上升,2024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为76299亿元,预计2027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89149亿元。随着补贴资金的流入,母婴市场有望迎来新的消费热潮,带动婴儿领域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为母婴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的公布,是国家在促进人口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仅靠经济补贴难以完全解决育儿问题,育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同样影响着家庭的生育选择。因此,育儿补贴制度还应与产假、托育、教育、住房等政策形成联动,通过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出台住房保障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措施,形成支持生育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