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玩家不嘻嘻:任天堂正“积极评估”25%的进口关税对终端售价的影响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2025年4月8日,任天堂美国总裁道格·斯宾塞·鲍泽(Doug Spencer Bowser)公开承认产品定价误判,公司在制定Switch 2的定价策略时未能充分考量美国关税变量,目前正“积极评估”25%的进口关税对终端售价的影响。
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电子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以来,游戏主机行业首当其冲。根据最新政策,中国、越南和柬埔寨生产的商品分别面临54%、46%和49%的关税,而任天堂的生产线正分布于这三个国家45。尽管公司已通过分散生产基地(如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试图缓解风险,但关税的广泛性和不可预测性仍令其措手不及。分析师测算,若全额转嫁成本,若关税成本全额转嫁,Switch 2美国售价或突破399美元心理关口,较现款Switch溢价33%,超消费者心理预期,恐削弱年末购物季竞争力。而在此之前,Switch 2的日语版和多语言版之间的定价差异本就被消费者诟病。
任天堂历史上素以“高性价比”策略著称,初代Switch以300美元价格颠覆行业,如今的高价策略无疑是对品牌定位的重大挑战。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若价格突破500美元,Switch 2将直接与PS5、Xbox Series X等高性能主机竞争,但其硬件升级(如7.9英寸LCD屏、256GB存储)被批评为“渐进式创新”,难以支撑溢价。
关税冲击波已蔓延至全产业链。除主机外,实体版游戏因生产依赖墨西哥等地,同样面临关税压力。任天堂首发的《马里奥赛车世界》实体版定价89.99美元,数字版79.99美元,较传统60美元标准价大幅提升,被解读为“提前消化未来成本”的防御性策略。这种“硬件+软件”双重涨价模式,可能重塑玩家消费习惯——数字版游戏占比或进一步攀升,而实体零售渠道(如GameStop)则需寻找新生存路径。
消费者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核心粉丝群体虽对高价不满,但仍愿为独占IP(如《宝可梦传说Z-A》《银河战士Prime4》)买单;但普通消费者开始质疑“一台游戏机是否值得接近高端PC的价格”。这种情绪在通胀高企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尤为敏感,若年末购物季出现价格弹性疲软,任天堂可能面临库存积压与股价下跌的双重风险。
为规避关税,企业虽加速供应链多元化,但新兴生产基地(如越南)的基础设施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尚不稳固,且同样面临政策不确定性。
任天堂的定价危机,本质上是全球化退潮期跨国企业生存策略的缩影。在关税、通胀与创新瓶颈的三重挤压下,公司不得不在市场份额与利润率之间艰难取舍。若选择吸收部分成本,可能损害投资者信心;若转嫁消费者,则需承受市场需求萎缩的风险。而更大的隐忧在于,这一轮贸易动荡或将重塑行业格局——索尼、微软同样面临主机涨价压力,但凭借更强的现金流与多元化业务,抗风险能力或更胜一筹。
未来数月,Switch 2的销售表现将成为检验“任天堂模式”韧性的试金石。若高价策略成功,或将开创主机定价新范式;反之,则可能迫使行业反思:当硬件迭代无法匹配价格跃升时,究竟该以何种价值主张维系玩家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