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一周热评第311期|舌尖上的消费新观察丨香飘海外——中国新茶饮挑动全球味蕾;小家电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舌尖上的消费新观察丨香飘海外——中国新茶饮挑动全球味蕾;中国咖啡产业崛起;李宁去年赚了30亿元,坚持不打“低价牌”,跑鞋卖出超1000万双;解码“CV四小龙”之商汤集团:投身第二波AI创业潮,生成式AI收入已占大头;中式茶饮掀境外上市热,背后有何“生意经”;年轻人追捧的痛柜,又“痛”又贵;小家电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对于这一系列热点事件,艾媒咨询分析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请看各家主流媒体对于艾媒咨询分析师的采访、观点以及数据的引用!
舌尖上的消费新观察丨香飘海外——中国新茶饮挑动全球味蕾
来源:新华网 2025-03-27 记者:李倩薇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6.4%。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新式茶饮品牌“出海”趋势愈发明显。
2024年,茶百道在韩国首尔开出第一家海外店,并陆续在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家开店;书亦烧仙草已在越南、印尼、泰国、美国等9个国家开设门店;霸王茶姬深耕东南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市场;喜茶的脚步则遍及伦敦、墨尔本、纽约等大都市。
为了更好地融入海外市场,不少品牌结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进行产品调整与创新,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味蕾”需求。
中国咖啡产业崛起
来源:证券日报 2025-03-29 记者:李如是
截至目前,云南省已发展成为中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的省份,咖啡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累计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主要出口至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
从早期“舶来品”的小众标签,到如今融入日常生活的新消费符号,国内咖啡产业市场规模正从千亿元级迈向万亿元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已达623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到2029年更将攀升至1.39万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咖啡产业链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咖农议价权不足,种植环节利润空间有限,产品创新易被模仿等等。”
李宁去年赚了30亿元,坚持不打“低价牌”,跑鞋卖出超1000万双
来源:时代财经 2025-03-30 记者:周嘉宝
根据李宁有限公司(后称“李宁集团”,股票代码:02331.HK)发布的2024年业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宁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9%至286.76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减少5.5%至30.13亿元。
在中国的零售市场,运动鞋服仍然是最为可观的增长赛道。
据艾媒咨询,2021年至2025年,中国运动鞋服行业预期年化增速为11.62%。2024年,该市场规模已经跃升至5425亿元,预计2025年或增至5989亿元,增速达10.4%。
赛道拥挤,面对细分赛道出圈的国际黑马,以及打多品牌组合拳的本土对手们,奉行“单品牌”策略的李宁,要想一直保持领先的市场优势不是易事。
解码“CV四小龙”之商汤集团:投身第二波AI创业潮,生成式AI收入已占大头
来源:华夏时报 2025-03-28 记者:石飞月
2024年,商汤集团的视觉AI收入由2023年的18.38亿元下降39.5%至11.12亿元。该公司表示,这是因为其持续聚焦于最高质量客户,并开始积极向视觉AI客户介绍生成式AI能力。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视觉AI是商汤集团的大本营,这些年该公司在行业的耕耘、布局、资源、品牌还是具有强大优势的,很多新型科技公司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商汤集团应该在视觉AI赛道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创新,会对其大本营的巩固更有帮助。”
财报显示,在这块业务上,商汤集团目前的战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在国内市场深耕差异化优势强、利润率较高、现金流充沛的成熟行业;另一方面,持续拓展海外市场,精心培育更广泛的海外伙伴体系和更持久的成长模式,特别是那些能够带来重复性服务和授权收入的业务。
中式茶饮掀境外上市热,背后有何“生意经”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03-26 记者:陈康亮
今年以来,多家中国茶饮公司积极拥抱境外资本市场,最新的例子来自霸王茶姬。3月26日,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将赴纳斯达克上市。若顺利上市,霸王茶姬将成为首个登陆美股的中国茶饮品牌,也有望成为年内第三个在境外上市的茶饮品牌。
根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报告,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已从初期快速扩张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至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新阶段,行业内卷加剧,市场空间趋于相对饱和状态,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维持小幅但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3700亿元,增速达5.7%。
年轻人追捧的痛柜,又“痛”又贵
来源:南方周末 2025-03-29 记者:倪仕轩
从小众亚文化到如今泛化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新常态,“痛文化”在社交媒体上日益风靡,成为年轻群体的一种新型身份象征和社交货币,其想象力和延展力不止于此。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2024年达5.03亿人,同比增长2.65%,这一数据还在逐年递增。这么庞大的消费人群,其购买力更是可观。2024年中国谷子的经济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将达到3089亿元,真真是蓬勃向上,巨大的蓝海市场已经显现。
“痛文化”不仅让谷子经济火爆,甚至渐成活跃线下消费的“精华露”,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滋养。前身为华联商厦的上海百联ZX创趣场曾经濒临死亡,但是自打引入四十余家“谷子”店,商场2024年前三季度客流量同比上涨约40%,销售收入同比上涨84%,可谓是重获新生,成为国内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
小家电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25-03-27 记者:肖皖璇
《中国小家电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户均拥有小家电数量为9.5个。而艾媒咨询的调研结果表明,中国智能小家电消费者年龄集中在26-40岁,占比超过七成,且大多具有中等及以上收入水平。
在冰箱彩电等基础大家电高度普及的当下,那些日新月异的小家电正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占领中产的家。在他们看来,买小家电不单是买功能,而是“买了就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