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广州,正在稳步布局未来产业!下一个万亿级风口即将爆发?

2025-2029年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及区域竞争状况研究报告

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与科技飞速进步的当下,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其辐射带动作用强、产业链较长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及区域竞争状况研究报告》数

2025-2029年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及区域竞争状况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发展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发展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科技消费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及TOP100独角兽企业排名 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及TOP100独角兽企业排名 科技消费利比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主要经济指标监测数据 利比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主要经济指标监测数据 经济领域 用数据说话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5年9大重点任务之一。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宣布,2024年新能源产业正式成为广东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这一突破较原定目标提前一年达成2023年发布的《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曾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

(图片来源:21经济网) 

  当杭州“六小龙”凭借机器狗、大模型等硬科技在全球市场掀起风浪,深圳以四份重磅文件加速追赶时,广州一直被质疑在科技领域掉队。然而,在低调的外衣下,广州正以“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为核心,提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框架,构建全域差异化产业布局。

  2025年1月3日,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当前,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提出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总体要求、主攻方向、重点赛道。

(图片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网)

  从“千年商都”的传统制造业标签,到2024年以自动驾驶、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高科技产业重构增长引擎,广州选择将创新融入城市基因——通过“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将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与6个未来产业串联成链,2024年广州全社会R&D经费突破千亿;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4年度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中,广州共有3项成果上榜,含“穗”量极高;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更以“一个月内双股上市”的速度改写行业格局。

  这座曾以“商贸+外贸”闻名的城市,正以“科研-产业-资本”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悄然构筑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竞争新优势。

  借助中国庞大且高速发展的市场,广州能否抢占先机,为广东贡献第十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广州第三产业贡献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通常意味着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和高级化,减少对传统农业和工业的依赖,增强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例如,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在经济波动时,第三产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更好地缓冲经济冲击。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1032.5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7亿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7839.45亿元,同比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22858.58亿元,同比增长2.6%。

  注: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战略引领,做强增长引擎

  “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广州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提及,那么,到底什么是“12218”?

  “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1个目标: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球数智商都。

  2大主攻方向:

  “两业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两化转型”:加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升级

  21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代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等6个未来产业;

  8个现代服务业:代表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8个现代服务业。

  广州聚焦国家战略所需,找准在全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发展定位,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将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为15个具体行业,并根据产业基础、成熟程度细分为新兴支柱、战略先导、特色优势3类。

  中国市场之广袤,为广州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GDP突破134.9万亿元,庞大的内需市场与持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广州产业创新提供了广阔试验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而广州依托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龙头企业,正加速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转型。这种“市场牵引产业升级”的模式,正是广州把握中国汽车产业万亿级市场的关键抓手。

  新兴支柱产业:

  1.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从2017年到2024年逐年上升,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84万亿元,同比增长60.0%。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也将始终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智能装备与机器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监测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规模为46.9亿元,较2023年增长216.89%。随着AI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加速转化,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预计2029年全国智能眼镜市场规模有望达1191.1亿元。

  战略先导产业:

  1.人工智能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AI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率在不断提升,应用场景广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7470亿元,同比增长41.0%,预计2025年达10457亿元,占全球比重达20.9%。相较2021年,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在互联网(89%)、电信(68%)、政务(65%)、金融(64%)等领域的渗透率明显提升。

  2.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4807亿元,预计2029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3904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4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随着政策的落实和相关措施的不断落地,低空经济在未来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3.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措施,包括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此外,政府还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方面加大了力度,例如通过设立自贸区等方式吸引外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和体系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4514亿块,并且本土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随着政府的支持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快的发展。

  4.生物制造

  生物制造正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重构工业生产逻辑,如首钢朗泽将工业尾气转化为乙醇和鱼饲料蛋白,实现减碳与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层面,《“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生物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地计划投入超百亿资金支持产业集群建设。

  特色优势产业:

  1.轨道交通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相关产业也随之强大起来,在带动一个城市GDP增长的基础上,轨道交通也开拓性地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形成。轨道交通的规模化发展催生了车辆制造、信号系统、轨道工程等细分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配属车辆数为6.67万辆,较2022年新增0.41万辆。这一数据反映了轨道交通装备在政策调整下的稳健增长态势,但增速已回落至近十年最低水平。

  2.船舶与海洋工程

  在过去的2024年,中国造船业取得了令世界惊艳的成绩,根据中国船舶协会的统计口径,以载重吨计,中国2024年的新船接单为1.13亿载重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约为74%。1月17日,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年经济运行情况,中国2024年GDP为1,349,084亿元,以此核算,船舶产业的占比只有0.26%。出口总额为254,545亿元,船舶出口占总的出口份额只有1.2%,即3054.54亿元人民币(2023年出口金额折合人民币约为1995亿)。

  标杆企业助力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目前,广州已汇集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 6800多家(居全国前三),其中世界 500强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一个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已然蓄势崛起。

  1.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广汽集团(A股:601238;H股:02238)

  作为广州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广汽集团旗下广汽埃安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品牌。2024年,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实现新能源车产量65万辆,同比增长108%,并推动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广汽集团还牵头成立智能网联汽车联合体,入选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项目。

  小鹏汽车(美股:XPEV)

  总部位于广州的小鹏汽车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代表企业。2025年1月交付量达30,350辆,同比增长268%,其智能驾驶技术(如XNGP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小鹏汇天集团旗下的飞行汽车项目“旅航者”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布局未来交通场景。

  文远知行(美股:WRCT)

  全球自动驾驶领域首家上市的Robotaxi企业,2024年10月登陆纳斯达克。在广州已投放50辆自动驾驶小巴,开通10条便民线路,覆盖广州塔、生物岛等区域,并拓展至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小马智行(美股:PONY)

  紧随文远知行上市的第二家自动驾驶企业,2024年11月完成纳斯达克挂牌。其无人驾驶技术覆盖乘用车和物流车领域,在广州南沙区开展全无人商业化运营测试。

  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粤芯半导体

  广东省首家量产12英寸晶圆的芯片制造企业,2024年三期项目通线后产能达12万片/月,聚焦模拟芯片、功率半导体等领域。

  智光电气(A股:002169)

  在储能与半导体设备领域深度布局,子公司智光储能研发的级联型高压储能技术全球领先,循环效率超90%。其产品应用于新能源电站、用户侧储能项目,并出口海外市场。

  3.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亿航智能(美股:EH)

  全球首家上市的载人无人机企业,2024年实现“三证合一”(适航、型号、生产许可),主导低空经济领域。其EH216-S型号无人机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应用于城市交通与物流配送。

  4.新能源与新型储能

  广州发展集团(A股:600098)

  作为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在全国布局风光储充项目,2024年建成超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充电网络建设。

  5.生物医药与健康

  云舟生物

  基因递送技术领域的隐形冠军,虽未上市,但其创新成果被纳入广州细胞与基因治疗未来产业布局。公司主导的“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设施”项目为再生医学提供技术基础。

  万孚生物(A股:300482)

  国内体外诊断龙头企业,产品覆盖传染病、慢性病等领域,2024年入选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助力广州打造医疗健康产业高地。

  2025年3月5日,广州11区及空港经济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区级总规》)正式获批,这是广州历史上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如今,区级总规全部获批,进一步形成了从市级到区级的完整规划体系。中心城区(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聚焦全球资源配置,打造国际金融与商贸枢纽;东部中心以黄埔和增城为承载区,建设开放高效的产业集聚地,其中黄埔区作为国家知识中心,正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探测等未来产业;南沙新区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新典范,强化国际航运与科技创新功能。广州正通过“12218体系”重构产业竞争力,以数智化与绿色化转型突破传统产业瓶颈,依托南沙、黄埔等核心区域集聚创新资源,力争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迈向“中心型世界城市”目标。

(图为广州创新产业布局;审图号:粤S(2019)01-020号)

  广州发展机遇何在?

  数字经济浪潮下,广州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48万亿元,而广州正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蓝图,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已汇聚腾讯、阿里等企业,构建“一江两岸三片区”数字经济高地。随着全国2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目标的推进,广州凭借多方优势,正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地。

  消费升级与开放合作,释放多元化产业机遇

  中国消费市场韧性强劲,2024年广州直播电商零售额全国第一,内外贸总额均突破1.1万亿元。这为广州时尚消费品、跨境电商等产业注入活力——全市7万家消费工业企业、500余家专业批发市场,正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激活家电、数码等消费场景。同时,广州连续8年成为外资企业首选投资地,依托南沙自贸区发展离岸贸易,2025年目标进出口增长3%,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

  未来产业“蓝海”,广州前瞻布局抢占先机

  中国正加速培育未来产业,而广州已前瞻布局智能无人系统、深海深空等6大领域。例如,中科宇航年产卫星150颗,亿航载人无人机实现“三证合一”,这些“从0到1”的突破,正依托广州“25个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加速向万亿级产业集群跃升。中国未来产业超万亿级市场规模,为广州锻造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战略纵深。

  数据来源:

  《艾媒咨询 | 2024-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

  《中国广告主协会X艾媒咨询 | 2024-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艾媒咨询 | 2025-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发展趋势洞察报告》

  《中国智能眼镜行业发展状况与用户行为调查数据》

责任编辑:竹杉

2025-2029年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及区域竞争状况研究报告

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与科技飞速进步的当下,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其辐射带动作用强、产业链较长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及区域竞争状况研究报告》数

2025-2029年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及区域竞争状况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发展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发展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科技消费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及TOP100独角兽企业排名 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及TOP100独角兽企业排名 科技消费利比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主要经济指标监测数据 利比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主要经济指标监测数据 经济领域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