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京召开,多方协作共同擘画影视行业未来发展新蓝图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10月28日上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承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作为国家级广电视听行业的年度盛事,本届大会紧扣广电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视听新时代,精品创未来”为主题,在首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打造“1+1+10+6+N”的活动框架,精心策划了包含主论坛、精品之夜、平行论坛、视听潮集、创作沙龙等在内的多场活动。
图片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
活动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2025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和《广播电视大屏收视报告(2025)》,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发布了《跨屏融合生态下电视大屏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学术洞察。
《2025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31家卫视频道播出微短剧94部,累计收视人次达到2024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广电网络积极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全国97%的省级电视台已广泛使用各类AI技术与工具,内容创作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来自政策、产业、学术、研究及创作界的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深度解读行业政策、交流前沿理念、发布标杆成果,共同为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精品的创作与繁荣擘画新蓝图。
大会的十大平行论坛也各具特色,全方位覆盖行业热点领域。其中,超高清论坛关注超高清视听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剧集论坛邀请政府、平台、企业等代表,目的在于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国剧迈向新高度;综艺论坛则着重探讨娱乐性、技术赋能与社会价值的平衡之道;微短剧论坛聚焦短剧规范化、精品化发展方向,致力于构建健康行业生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影视作品消费者在剧本质量(43.40%)、主旋律创作(39.39%)、技术应用(39.27%)、视觉表现(37.38%)和跨界合作(36.56%)五个方面拥有明确的改进期望。随着技术创新与内容创作深度融合,兼顾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精品战略将成为行业共识。
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质量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届大会的举办,是中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进入以系统化生态构建驱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在政策引导、市场力量与创作智慧的协同发力下,行业有望突破瓶颈,实现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重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