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后,由于防控需要,交通受阻,物流运输效率有所下降。
据国家邮政局3月6日消息,截止目前,全国邮政行业复工人员近300万人,复工率达90.2%,日处理快件量1.6亿件以上,复产率超过80%。初步预测,到3月中旬除湖北以外全网快递基本能够恢复常态。
同时,国家邮政局也指出,疫情期间,邮件快件的时效不能有效保证的一大原因在于智能箱的利用率很低,使用不到50%。
从整体看,我国智能快递柜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其在提高终端配送效率与节约人力方面有较大作用,但存在覆盖率并不高。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中国智慧物流行业研究报告》调查显示,23.2%的受访网民仍未接触过智能快递柜,19.6%的受访网民认为次日取件收费不够人性化,而18.4%的受访网民则认为智能快递柜非常方便。
另外,疫情期间,部分电商的上游中小企业的产能恢复不平衡也对邮政快递业的时限造成影响。未来,国家邮政局将会积极与主要的电商平台企业进行沟通,加强合作的效果,指导中小快递企业用足用好一系列惠企支持政策。
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加强对物流环节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我国邮政快递业注入了新的活力。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5.5%受访网民最看好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配送领域的潜力,其次是智慧物流物联网企业,达19.9%。
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全球占比第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电商规模的扩大,我国邮政快递业保持增长势头。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500亿件,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多,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
东部地区快递业更为发达
2018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9.9%、12.3%和7.8%,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11.2%和8.8%。
2019年第一季度快递业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1.5亿件,同比增长22.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43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23.6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95亿件,同比增长30.3%;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2.9亿件,同比增长8.9%。
2018上海市快递业务收入最多
2018年9家快递企业主要时限指标排名:顺丰综合排名最高
2019中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
1、由“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转型
中国的快递市场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还存在行业供给体系质量不稳、效益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国际化水平低,中高端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因此未来的快递行业应朝着“质量内涵”方向转型。
2、由“同质低效”向“结构优化”转型
快递企业提供服务趋同质化、单一化, “恶性竞争”、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等现象倒逼行业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以提升发展质效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
3、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充分利用新兴科技解决行业要素成本上升、边际效益递减、竞争力下降、增长空间受限等现实困难。促进生产要素从低效领域转移到高效领域,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点击浏览完整版↓↓↓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需要审核后进行展示,请勿重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