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引导、省部级政策扶持、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全方位的扶持使大量优质的人力、科技和资本有序地注入到蓝莓产业中推动了我国近年来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健康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以及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为蓝莓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和前景。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蓝莓市场市场总体上受供求关系影响明显,随着各品种蓝莓陆续进入成熟期,整体价格呈现稳中下降趋势。此外,我国不同蓝莓产区的均价差异较大,与当地蓝莓规模化种植的程度和种植品种有一定关系。
由于蓝莓具有独特的风味,既可鲜食,也可深加工,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水果。所以,蓝莓产业链能够涵盖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全产业链,包括良种培育、规模种植、休闲釆摘、预冷保鲜、深度加工、品牌营销、观光旅游、包装物流等环节。
推动以蓝莓为纽带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蓝莓与大旅游、生活与出行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全国知名的蓝莓产业发展优势区和以蓝莓元素为主的重要休闲旅游区。
蓝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都需要高密集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蓝莓种植过程中易发生越冬抽条现象,前期土壤改良、设施投入费用较高。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雇工成本不断增长,2017年,每500g蓝莓人工采摘成本为2元左右,采摘人工费占总成本的1/4-1/3。成本高成为蓝莓产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蓝莓产业厲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育苗开始直到采收和初加工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尚未形成完善的机械化生产链条。
2019中国蓝莓行业发展趋势:
1.产品质量成为蓝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将以鲜果为主要市场,得益于鲜果果大、口感好、果粉佳、耐储运的优势,追求优异的鲜果品质将是市场发展方向。同时价格杠杄因素将驱动老蓝莓果园的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生产效能不佳的品种也将被逐步替代。
2. 国外巨头将成为中国蓝莓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国际浆果巨头如美国的“ Brisco”、澳大利亚的” Costa”、智利的“" Hortifruit”和英国的“ SA Berry Fruit”纷纷投资到中国的蓝莓种植生产中,使中囯成为了一个蓝莓囯际化生产国家;同时国外巨头也带来了国际先进的蓝莓生产经营模式,在与中国蓝莓企业展开竞争的过程中,客观上将带动国内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报告 |2019-2020中国蓝莓产业研究与商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需要审核后进行展示,请勿重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