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传闻不断!拼多多信任危机未解除,优化拼购商品质量势在必行

   拼多多凭借拼团、砍价等方式打造廉价商品,以低廉价格吸引大量用户,实现平台流量及交易额高速增长,成为垂直电商领域的“独角兽”公司。艾媒北极星系统(bjx.iimedia.cn)监测数据显示,拼多多5月活跃人数达6,501.89万。

  传拼多多下周提交赴美上市文件

  6月28日消息,昨晚晚间有人士在朋友圈爆料称社交电商拼多多下周现在美递交招股书申请。今日上午,据《中国企业家》透露,拼多多将于下周向SEC提交赴美上市文件,高盛和中金将担任本次拼多多上市的承销商。

  面对《中国企业家》的询问,拼多多CEO黄峥回应称:“不予置评”。早些时候,部分机构中曾有传闻,本次拼多多上市估值在300亿美元,但该消息暂未得到证实。

  资料显示,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拼多多与拼好货合并,组建成为目前的拼多多公司。拼多多正式上线5个月之后,月单成交额突破1000万,付费用户突破2000万;又过了5个月,拼多多用户量突破1亿,同时获得了IDG资本、腾讯和高榕资本领投的1.1亿美元B轮融资。2017年,拼多多GMV超过千亿亿,国内排名第三,仅低于淘宝和京东。

  此前拼多多曾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中国、IDG和高榕资本等机构。今年4月,有消息称拼多多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在30亿美元左右,估值接近150亿美元。

  根据拼多多的官方数据,它目前拥有3亿用户和超过100万商家。此前,36氪曾报道称,拼多多用两年时间获得全年GMV超过1000亿的成绩。同样的数据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

  拼多多疑云笼罩深陷信任危机

  拼多多运营模式本质更接近于基于廉价商品为电商平台引流,社交属性较弱。且该种运营模式难以保证每项商品都有大量折扣优惠,且平台商品质量保障难度大,用户容易对其产生厌倦感,模式持续性存疑。

  成立至今,围绕拼多多的争议声从未间断。很多人指出拼多多便宜没好货,甚至有很多假货。京东CEO刘强东也认为,京东的用户群体、商品品质和平台信誉都跟拼多多不在同一层次。

  近段时间,拼多多更是被曝光平台出售负面涉黄涉暴力商品,甚至有商家前往拼多多总部维权,声讨自己的订单资金被冻结、平台申诉渠道不畅通等,甚有维权商家与现场安保人员发生肢体冲突。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2017拼多多消费者权益保护年报》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主动下架1070万件疑似侵权商品,全年拦截4000万条侵权链接,将95%售假商家拒之门外。同时,还设立1.5亿消费者保障基金,帮消费者处理售后纠纷并维权索赔。

  从官方数据看,拼多多在打假方面的确不遗余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拼多多在发展初期就已面临不小的假货困扰。在行业内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与拼多多跑得太快、平台管理跟不上有较大的关系。

  优化拼购商品质量势在必行

  依托微信生态崛起,强社交基因的拼多多自始至终就因低价摆脱不了“假货、便宜没好货、品质硬伤、去尾货、诱导用户注册、恶意裂变”等质疑标签。可见,平台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优化拼购商品质量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电商拼团模式的发展,拼多多、51拼团、91拼团、京东拼购等拼购电商的涌现,拼购电商以其低价的市场定位受到消费者的追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中国拼购电商用户规模增至2.11亿人,增长率为117.5%,拼购电商行业发展前景乐观。

  而拼购市场的发展壮大,意味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拼购电商用户需求与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拼购电商行业发展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当前拼购商品仍以价格低廉为核心,导致出现用户需求与平台发展不匹配的问题,从而遭遇用户信任危机。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拼购电商用户量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在面对用户的不断提高的商品质量要求时,各拼购平台应及时升级品控级别,加强自身管理与渠道建设,满足客户服务保证产品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摒弃“野蛮生长”的模式,优化商品质量,将用户体验做到最好,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保持长久发展。

  说到底,拼多多未来能够上市自然是好事,因为这样也算是将中国的电商发展到国外乃至世界,不过要想真正活得长久,拼多多还需要不断地改善自身的不足,学习更多优秀企业来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