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借14万到手4万, 现金贷是“馅饼”还是“陷阱”?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湘潭市民徐女士的儿子因为急需钱用,于今年5月时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借款一万两千元,然而实际到手却只有8400元。由于利息高以及未能及时还款,徐女士儿子最后却还了一万五千元,但却还遭到平台的恐吓和额外逼债,不给就声称要“砍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经济形式不断涌现,现金贷也在这时候应运而生,以其小额借款、短期或分期还款等的充满诱惑的便利方式迅速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开来。然而,随着现金贷越来越火热的同时,各种关于现金贷的负面事件频频出现,现金贷真的有那么便利吗?别把一个黑暗的“陷阱”当成了美味的“馅饼”。

  借贷解了燃眉之急,却后患无穷

  据经视大调查报道,去年9月,一名来自湖南长沙的大一新生小周,因为着急用钱,把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抵押给借贷平台,借到了一笔贷款,尝到了现金贷能够快速借到钱的好处。

  由于按时还款,小周的借款额度不断提升,于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小周的借款金额就高达十几万,借贷平台涉及数十个,而在这些借条里,最多的是一张十万元的借条和一张4万元的借条。然而,打了14万元借条的两笔借款,实际到手的却只有4万多元,差额巨大,但小周却仍要偿还给平台14万元。由于偿还能力有限,小周遭到了平台的催债和骚扰,其家人、学校的同学和老师也备受牵连,面对如此困境,小周最后不得不选择休学。

  不管是小周还是上述所说的徐女士儿子,都因为受到了借贷平台的诱惑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虽然一时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却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表示,现金贷最大的危害是其产品定位,在大额信贷方面已经被银行所垄断,对小额信贷有需求的人群都是收入水平不高,还款能力不强的年轻人,这就导致出现众多违约欠款的现象出现,因此也出现了众多暴力催款或者违法的行为。

  换汤不换药,现金贷屡禁不止

  针对现金贷领域的过度借贷、暴力催收等突出问题,央行和原银监会于2017年12月联合下发布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下称“规范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不得撮合或变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借贷业务;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

  虽然多家现金贷平台开始收敛自己业务,纷纷转型消费分期或基本停掉相关业务,但近日,有媒体发现,这些现金贷平台正在死灰复燃,并各出奇招,企图避开监管。

  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不少平台在变相收取砍头息。例如用户在平台借款1000元账户实到1000元,但借贷合同上显示其借款1100元。一些平台要求用户借款前必须购买远超实际价格的商品。比如借款人在甲鼎速贷平台借款过程中,需先以300元的价格购买市场价仅40元的炒锅。还有一些平台把自己包装成游戏平台,玩家达到一定级别就可借款。

  此外,一些放贷机构还将自身包装成了电商平台,其中以手机回租的形式最猖獗,“回租贷”相关平台已逾100个,注册客户数百万人;大多数目标客户锁定为大学生。一般年化利率在300%以上,个别甚至超过1000%。

  据了解,手机回租平台的操作套路是,先以评估价格(即借款金额)回收用户手机,然后将手机回租给用户,并与客户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即还款金额),回购价格高于回收价格部分以及相关“评估费”、“服务费”即借款利息。其中,乐回租是该套路的典型代表。

  还有平台甚至通过虚假购物再转卖的形式发放贷款。21世纪经济报道称,如51闪电购等平合引入虚假购物场景,用户下单购买商品,但无需支付货款,直接申请退款或转卖变现,转卖成功后即可获得资金;平台赚取延迟付款费和转卖撮合费用。

  无论怎样,各现金贷平台总有各种“新招”来应对,为何现金贷屡禁不止?对此,刘杰豪分析,目前,在有进行现金贷需求的用户中,年轻的群体较多,大多是学生或者是新入职者,他们的收入来源都有限,以及年轻群体的经济负担较轻,因此消费意愿更为强烈,且消费观念超前。面对如此强烈的需求,再加上现金贷利息相当高昂,可以获得巨额利润;与此同时,目前的市场监管还不到位,在上述的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使得现金贷业务不遗余力地通过多种途径在暗地经营。

  乱象频生,如何监管成问题

  今年3月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托互联网公开发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否则视作非法金融活动。5月,银监会、公安部又继续下发了《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要严厉打击面向在校学生非法发放贷款。

  但面对监管部门做出的种种整治,各现金贷平台仍在不断巧立名目,打着各种合法的名号进行非法的经营,花样百出,层出不穷,继而导致各种因无法按时还款而遭到恐吓、骚扰的社会问题频发。

  面对如此混乱的现金贷市场,如何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值得深思。对此,刘杰豪认为,要规规范现金贷行业的发展,不仅仅要从政策方面下手,还要从各渠道方进行打击,对现金贷的渠道加强管理,杜绝现金贷出现在市场上。

  而《规范通知》提出,各地应充分利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平台等渠道,对提供违法违规活动线索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罚,形成有效震慑。此外,各地应引导辖内相关机构充分利用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防范借款人多头借贷、过度借贷。各地应当引导借款人依法履行债务清偿责任,建立失信信息公开、联合惩戒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