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行业争抢大场景 来电科技率先覆盖轨道交通

  自2017年3月以来,共享充电宝行业短时间内迅速涌入大量资本,经过半年多的跑马圈地后,各家战果已经初见分晓,并瞄准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人流密集的大场景。

  国庆前夕,最早进入共享充电行业的来电共享充电宝进驻四川绵阳火车站、四川德阳火车站,为国庆出行人群及时提供充电服务。此前,来电共享充电宝已相继进驻苏州站、武汉站、昆明站、昆山站等10余个高铁站、火车站以及近20个机场,每个站点大约铺设2-6个机柜。共享充电行业的下半场,已转入对大场景的争夺战。

国庆期间,来电科技进驻四川绵阳火车站

  小场景转向大场景势在必行

  在共享充电行业发展之初,很多企业都着眼于小场景的铺设,甚至提出“占领中国的每一张餐桌”。但对于这个行业来讲,充电宝只是个带电的载体,解决的无非是人的两个需求:应急充电和移动充电。因此,产品形态的把控和场景的选择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小玩家如河马充电、泡泡充电、小宝充电出局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据来电科技创始人、CEO袁炳松介绍,来电科技是行业内第一个实现全场景的玩家,推出了84口、40口、20口、12口、8口以及单体充电宝。依靠行业内最完整的不同场景的结构化数据,来电科技重新定义了场景。统计数据表明,大场景在品牌曝光、市场教育、用户充电需求及行为表现上,相较于小场景都更有优势。

  袁炳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专注于小场景的玩家、固定充电的玩家会加速淘汰,更多玩家会进入大场景,推出大机柜。而在小场景中,竞争会更加激烈,最终形成多个玩家共处一室的情况,比拼的一定是谁的产品更能同时符合B和C的需求。目前的产品形态都不够好,不排除在第四季度很快会有更有杀伤力的小场景产品出现。

  产品、专利成争夺大场景利器

  有调研显示,对于共享充电行业来说,火车站、机场等大场景的流量远远高于餐厅、KTV,也正因此,这些大场景成了必争之地。

  据了解,早在2016年6月,来电科技便已入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目前,来电科技的大型机柜已经接连进入了火车站、地铁和飞机场。近日,来电共享充电宝陆续进驻了哈尔滨地铁、上海地铁、绵阳火车站、德阳火车站,全面覆盖轨道交通。

来电科技进驻哈尔滨地铁站

  进驻大场景的背后,其实更考验的是企业的产品和技术能力。以街电为例,9月,街电陆续进驻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但国庆前夕,其被多家媒体报道产品因涉嫌侵权遭到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查封,目前,街电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产品已不见踪影。

  业内人士表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专利越来越受到重视,几乎成为“入场证”。而共享充电宝领域的专利之争,归根结底是技术贡献与商业回报之争,留给这个行业的专利窗口期不会太长。有专利不一定能确保赢,没有专利一定会输。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袁炳松表示,真正的竞争应该是产品层面、技术层面的。,来电科技一直专注于产品的提升和技术研发,来电科技拥有的充电宝经过了中国CQC认证、欧盟CE认证及美国FCC认证,每一款产品上市前,都经过了无数次测试,甚至做过碰撞实验,杜绝安全隐患。截止目前,来电科技公布的国内发明专利就有15项,实用新型专利达25项,外观专利达18项,PCT国际申请27项,在行业遥遥领先。

  “未来,我们会深耕产品,进一步深挖重点城市,拓展周边城市,并进一步寻求海外发展。”袁炳松说